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1.10”中国人民警察节,南京警方10个集体20名个人受到表彰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在1月10日的第二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当天,南京市公安局在江宁区景枫广场举办了“110宣传日”活动。当天,南京市公安局还对全局110接处警工作成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评选出2021年“110警情处置精品案例”10个、“110接处警标兵民警”10名、“110接处警标兵辅警”10名。

图为南京水警救下身陷淤泥的女市民。

评选“110警情处置精品案例”,10例入选

1、“10.31”110在线劝阻欲自杀青少年警情处置案例

南京110针对青少年轻生的警情与社会公益性心理危机干预部门(陶老师热线)对接,将现时发生的此类警情第一时间推送由专门的心理老师接听干预。2021年10月31日19时33分许,接警员马云凤同志接报江北新区某小区34楼楼顶报警人要自杀,当事人是一名13岁的未成年女孩,自称有抑郁症。接报后按照工作要求,在确认当事人愿意的情况下,同步将电话三方通话至心理危机干预热线,由心理老师危机干预,同时通知相关部门到场处置,最后成功将该女孩救下。

2、“11.27”救助两名长江边深陷淤泥群众警情处置案例

2021年11月27日13时20分,南京110接报,一女子报警称与其母亲在江北明发一期江边身陷淤泥。立即指令水上分局长江大桥屯兵点启动应急救生机制,迅速组织驾艇出警,沿着长江大桥北岸下水主航道搜寻,很快在距大桥北岸下游约1500米的江滩中发现报警人及其母亲,二人的双腿均深深陷入江滩淤泥中,随着时间推移一旦江水涨潮,母女二人有被江水淹没的危险,情况危急。处警民警带着救生绳、救生衣跃入江中,从江水中往江边行进,在淤泥江滩上跪行增加受力面,以尽可能快的速度接近现场。靠近被困人员后,民警首先耐心安抚被困人员的情绪,以防其无谓挣扎越陷越深,同时一边指导被困人员开展爬行自救,一边将救生绳套在体力较差的母亲身上,又采取匍匐前进的方式,全力将其母亲从离岸边近20米的淤泥中拉出,成功营救。

3、“9.14”协查安徽省六安市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警情处置案例

9月14日17时许,南京110接六安市局协查:一精神病人郭某携带10岁女儿驾驶一安徽牌照的白色吉利轿车离家,现已到南京境内,需要协查。指挥中心立即启动关城门机制,指令街面警力开展查缉布控,同时开展情报研判,获取车辆实时位置,动态开展围堵。18时09分,建邺分局青奥警务站民警在梦都大街发现并拦截该车,当晚郭及其女儿被移交六安警方带回……

图为南京水警救下身陷淤泥的女市民。

《23号接警员⑥》——反诈在线上线首映

为庆祝第二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南京110延续以往传统精心拍摄了23号接警员系列微电影,今年110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进行了《23号接警员⑥——反诈在线》的首映。

微电影《23号接警员⑥——反诈在线》以真实的警情案例为蓝本,从多个角度反映多种电信诈骗手段,以跳出公安看公安的手法,体现公安民警打击电信诈骗的信心和努力。微电影中所有民警角色均由南京公安民警本色出演,电影内容扣人心弦,观众反响激烈。通讯员 宁公宣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梅建明

校对 苏云

编辑 : 朱亚萍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