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连云港历史文化的源头,海州古城建成至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因其繁华的商贸集市和兴盛的宗教佛事活动,曾在苏北鲁南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古城范围内现有省级文保单位1处、市级文保单位9处、古民居22处、历史建筑24处,历史遗存丰富。近年来,海州区高度重视海州古城开发建设,大力实施古城复兴计划,全面实施环锦屏山生态古城开发,把海州古城作为环锦屏山组团开发的重要板块之一,稳步推进重要历史节点的保护、修缮和复建,为古城生态旅游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朐园
坚持保护为先,恢复原貌守住城市之根
海州古城见证了海州的发展变迁,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海州区立足于留住城市印记,逐年恢复古城古貌,延续城市文脉。
▲朐阳门
一是从规划入手让文物保护“动起来”。
坚持统一规划、整体开发的思路,积极与国内知名文旅设计团队深度对接,编制完成《海州区全域旅游总体规划》《环锦屏山生态古城旅游概念性规划》《海州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等一系列规划,优化完善古城框架,片区发展的轮廓基本成型。
二是摸清家底让历史文物“浮上来”。
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为抓手,加强对文物史料的摸底调查、梳理整理和抢救性修复,目前正在优化设计方案对谢家洋房、文庙戟门等重要文物进行修缮。
▲建党亭
三是节点复建让文化遗存“留下来”。
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完成双龙井、二营巷、城隍庙、朐山书院、临洪门等历史文化节点复建工程,异地重建观音庵,将秦始皇东巡石雕移至孔望山东北角,按照古典园林风格提档升级海州公园,历史文化的传统意象跃然城上。
四是丰富内涵让历史文化“活起来”。
全面收集古城的历史古迹、名人轶事、古诗名文等相关文献历史资料,编撰《记忆中海州》《海州故事》等文化书籍,拍摄《五大宫调》《秦东门》等专题历史纪录片,将古城元素深深印刻在市民和游客的脑海中。
▲双龙井游园
重抓形象提升,打造环境彰显古城之美
为更好地展现海州古城的古韵之美,海州区加快古城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完善周边服务配套,着力改善商户和居民的生活环境。
▲孔子望海像
一是抓基础补短板。
以创文创卫为抓手,持续改善市政基础设施,对中大街、西大街、孔巷、关庙巷等22条道路和小街巷实施标准化改造,新铺设并改造青龙涧沟等雨污管道约22公里,疏通古城“经络”。
二是抓环境树形象。
围绕装扮古城的“绿”,打造一批垂直绿化和花园式街巷,栽种月季、木香花、爬山虎等花草绿植10000余株。围绕点亮古城的“夜”,安装仿古路灯近200盏,对沿街店铺全部更新了灯带,打造不夜街区。
三是抓业态聚人气。
以现有的历史节点建筑为载体,强化市场打造和业态引育,建设二营巷、关庙巷等特色街区,打造以茶园、戏园、游园为主体的双龙井游园,提升古街古巷商脉人气。
▲将军崖岩画
突出文旅融合,培育特色拓宽旅游之路
海州区聚焦历史文化旅游示范区的目标定位,充分挖掘古城人文、宗教、民俗等文化内涵,大力发展古城全域旅游。
▲佛教摩崖造像
一是丰富特色文化活动。
2021年,举办孔子文化旅游节等大型文旅活动50余场次、“社区艺术节”夏季广场系列活动等群众性文化活动200场次,海州旅游的品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是开发海州文创产品。
举办“文创海州”旅游商品及城市伴手礼创意设计大赛,开发具有海州特色的文化旅游商品和纪念品。5件以海州为主题的文创作品入围省紫金奖。
三是强化旅游宣传推介。
拍摄旅游节目《云游记》,推介海州古城精品旅游路线。通过“文旅海州”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大力宣传海州古城旅游资源,打响海州“闲情游山水、惬意览古城”旅游品牌,品牌影响力进入全省前十。
▲临洪门
海州古城复兴开发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海州区将以古城保护性开发为导向,持续加快古城节点复建、业态繁荣、文化复兴、品质提升,让千年古城更加庄重古朴、更加富有灵性、更加充满活力。
拟稿:徐靖涵张宸华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