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抚琴品茗对弈,畅游“诗国”南京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7月29日下午,“从古体到格律,解读‘永明体’与‘诗国’南京”主题的诗词文化活动在南京锦创书城3楼读者书房举行。活动由大无书画院主办,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诗歌韵律、格式演变的历史知识,让艺术走进生活,让生活艺术化。

本次活动特邀中国楹联学会理事、南京市楹联家协会主席——袁裕陵对中国古代诗词进行艺术分享,近距离聆听名家论道,学习如何鉴赏诗词,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从古体到格律,在优美的诗句中,袁裕陵为观众讲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历史,解读诗歌中的韵律美、格式美,使得在场的听众受益颇多。“南京是文学之都、佛都,同时也是‘诗的首都’,描写古代南京的诗歌名篇非常之多,而且诗人也非常之多,就像夫子庙的牌匾上写的,是当之无愧的’天下文枢’。”

古琴师杨金保、国画家赵安平、书法家陈蔚、围棋师孙济坤和篆刻家张吉庆也受邀出席活动。受邀嘉宾在袁老师激情讲课的同时,各展所长。杨金保伴在一旁,随着袁裕陵讲课的情绪拨动琴弦,使人身临其境。张济坤则伴随着袅袅琴声与弟子品茗对弈。赵安平笔墨挥毫,在宣纸上尽意淋漓;陈蔚体态端庄,聚精会神写下墨宝;而张吉庆则细心雕琢,心神一线聚于手上一方玲珑印章。

通过此次诗词文化分享与沉浸式互动的方式,观众们与古典传统文化来了一次零距离接触。不仅使观众深入领略南京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更体验到诗歌发展的历史与格律之美,从而泛起心中的文化自信,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受益者和传承者。

实习生  徐燚宸


校对 王菲

编辑 : 张楠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