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综合全收益指数
过往走势可查,并非跳过3000点计算
上证综合全收益指数的基日是2020年7月21日,以上证综合指数当天收盘的3320.89点为基点,该指数就一直存在,只是并没有发布实时行情。
7月29日起,上交所向市场将发布上证综合全收益指数实时行情。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通过Wind资讯观察其走势可以看到,上证综合全收益指数在今年2月5日达到年内低点2863.7点,于5月20日上行至3432.64点创下年内新高。
整体来看,上证综合全收益指数的整体趋势和年内高低点形成日期与上证综合指数一致,并且指数计算并非直接跳过3000点,其在盘中走势也曾低于3000点。
与上证指数有啥区别?
第一,根据样本的现金分红处理的不同方式,股票指数分为价格指数和全收益指数,上证指数就是价格指数,而上证全收益指数则是后者;第二,价格指数不计入样本的现金分红,仅仅反映指数样本的价格表现;第三,全收益指数会计入样本的现金分红再投资收益。由此,上证综合全收益指数和上证综合指数的实际表现、累计涨跌幅等有所不同。上证全收益指数更能综合反映指数样本的价格和现金分红的整体表现。
上证指数
市场人士表示,当指数样本分红派息时,价格指数在除息日会出现自然回落,而全收益指数考虑了红利的再投资收益,指数点位不会出现自然回落。
截至7月26日,上证综合全收益指数收于3199.76点,上证综合指数收于2890.90点。可以看到,由于计入了分红,上证综合全收益指数领先上证综合指数308.86点。
计算2020年7月22日至2024年7月26日区间涨跌幅,上证综合全收益指数累计下跌3.49%,上证综合指数累计下跌12.95%,可以看到,上证综合收益指数表现整体好于上证综合指数。
整体来看,上证综合收益指数更加真实地反映了考虑分红再投资收益后的实际回报,给了投资者一个观察市场的新维度。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范晓林 实习生 董馨怡
校对 王菲
编辑 : 严静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