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陈世华,外语学院秉承“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队伍建设为核心、人才培养为根本”的理念,踏实进取、不懈创新,在办学各个领域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欢迎报考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前身为1988年设立的南京化工学院英语专业。2002年3月,原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言与国际交流学院同原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外语教研室组建成立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2015年5月更名为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依托学校百年办学历史,浸润工科大学特有的务实厚重气质,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国际化的外语人才,在三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外院人共同努力,薪火传承,形成了严谨求实、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
学院现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英语、日语、德语、汉语国际教育、西班牙语五个本科专业。英语、日语、汉语国际教育三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入选“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学科,位列“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第99名。2021年,日语、英语、汉语国际教育三个专业上榜“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分别位列榜单第81位、第137位、第125位。除专业教学外,学院下设大学外语部、外语教学实验中心及“应用语言学”“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语料库与翻译学”“国外问题研究”“‘一带一路’教育与文化研究”五个研究中心。
这里的师资队伍强大。学院拥有一批教育理念先进、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突出的专任教师。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40余名;江苏社科优青1人,江苏高校“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4人,江苏省“双创博士”4人;90%以上教师具有海外留学和进修经历,学院常年聘任各语种外教10名。
这里的科学研究成果丰硕。近三年,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5项,教育部社科基金1项,江苏省社科基金9项,江苏省研究生教改课题1项。出版专著10余部,教材9部,在SSCI、A&HCI、CSSCI和中文核心收录的期刊上发表论文140余篇。陈世华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近代日本琉球歧视问题研究”获得2020年结题优秀等级,胡元江教授与陈世华教授主持的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课题获得结题优秀等级,鲍贵教授《语言学研究统计方法》和刘玲玉副教授《德语专业四级写作实训》获得2019年度江苏省重点教材立项。近三年,学院教师获得“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奖”一等奖,江苏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江苏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外研社多语种“教学之星”大赛亚军,江苏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等。学院日语团队获得首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日语电子课件大赛特等奖。
这里的硬件设施保障全。学院具备优越的办学条件和一流的软硬件设施。外语中心大楼总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外语教学实验中心拥有现代化的语言实验室22间,多媒体教室7间,多功能录播室1间,可提供先进的数字化语言实验设备和大量音像资源。国际卫星电视室1个,可供收听英、日、德、西、法、俄、韩等多语种广播电台;实践能力展示厅1个,致力于全面提高师生创新实践能力。外语资料室有丰富的中外文图书、语言工具书和中外文期刊,其中日本科学协会赠书近2万册。2020年学院完成南京工业大学普通话测试站点初步建设工作,22年即将投入使用。
外面的世界值得看。学院十分注重国际学术交流和联合人才培养,与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美国密苏里大学、日本国立鹿儿岛大学、日本国立三重大学、德国莱比锡技术经济文化大学、西班牙萨拉戈萨大学孔子学院、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孔子学院、慕尼黑语言应用大学、歌德学院等国外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游学、交流和交换学习的机会,每年派出20余名同学参加交换留学项目。
这里人才培养质量高。学院毕业生年终严格就业率、总就业率均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宽口径就业率达100%,近五年考研出国率达30%,多次获校“毕业生就业先进集体”。多名毕业生考取国内外知名院校。学院为政府机关部门、教育行业和企事业单位输送了大量人才。
学院立足“十四五”规划发展的战略高度,坚持“守正出新,择高行宽”的院训,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和服务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快复合型专业“外语+”人才培养建设的步伐,致力于把我院外语专业的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欢迎您!
校对 徐珩
编辑 : 严静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