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春风习习踏征程|为“一老一幼”托起稳稳的幸福——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江苏代表委员、养老托育行业引发热议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对民生保障作出了重要指示,让广大代表委员和干部群众倍感温暖。守护人民幸福安康,“一老一幼”是篇大文章。“老有所养”“幼有所育”该如何实现?会场内外,江苏代表委员、养老托育行业从业者展开热议。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可  朱亚运  於苏云  刘丽媛  姜婧仪  石小磊 杨甜子

【会场聚焦】

全国人大代表殷勇:积极探索符合农村特点的养老服务新模式

殷勇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泗洪县分公司归仁邮政支局支局长、邮政高级工殷勇向记者展示了一张照片:“这是我的母亲,她也住在养老院,看这笑容,多幸福!但不是每一位老人都能像我母亲这样。”殷勇重点关注了农村老年群体的生活保障,希望国家能强化养老机构建设政策支持,支持居家养老体系建设,加快养老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探索符合农村特点的养老服务新模式,切实做到农村养老工作有人抓、老年人事情有人管、老年人困难有人帮。

尤其是推动农村医养融合发展,殷勇有着自己的思考。“老与病相伴而生,养老与医疗有着解不开的联系。从农村养老机构实际看,多数没有内设医疗机构,老人看病治疗十分困难。”殷勇建议,探索将养老健康监测、健康指导、康复治疗、养老护理等医养服务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对高龄群体、计划生育特殊人群、低保、五保等困难对象需要长期护理的人员进行医保政策托底,减轻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经济负担,吸引更多的老年人到医养结合机构安享晚年。

全国政协委员卢敏:推动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增设养老服务专业

卢敏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江苏省委会副主委、无锡市委会主委,无锡市副市长卢敏认为,着力做好“一老一幼”服务,当前要重点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她建议从国家层面研究制定养老服务人才专项发展规划,出台养老服务人才发展实施方案,重点加大对服务失能、半失能老年群体的紧缺型技能人才的培养;推动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增设养老服务专业,培养具备“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能力的复合型护理人才;畅通养老专业技术人才上升通道,加快完善养老服务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社会化认定机制,建立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体系,增加行业发展吸引力;弘扬孝亲敬老文化传统,使养老护理员成为受尊重的社会职业。

卢敏表示,总书记的讲话温暖人心,更催人奋进。她将结合本职,着力抓好民生保障工作,进一步兜住兜牢兜好民生底线,回应群众呼声,大力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研究推出惠及广大群众的民生政策,力求办好一批民生实事。

全国人大代表张强:打造友好护学空间,解决儿童交通安全

张强

全国人大代表、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泰兴市供电分公司六级职员张强的日常工作是带电作业,每天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细心的张强发现,学生上学、放学时间段,学校周边交通拥堵问题严重,人车混行、等候空间不足等情况,对小朋友来说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张强告诉记者,针对这一情况,泰州市抢抓城市更新行动契机,在全省首次提出儿童友好城市护学空间建设计划。两年内先后投资2200万元在姜堰区开展儿童护学空间建设试点,对10所学校周边进行系统改造。护学空间在校园周边改造而成,空间虽小,却解决了学生只能在人车混杂的环境中穿行或者等待的问题,给放学等待的孩子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可以小范围活动的场所。

张强认为,从泰州实践来看,该项目可行性强、社会效果好,已经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建议在全省、全国范围进行推广。

【一线探访】

护理院越开越多,老年护理行业有前途

地点:南通市常青乐龄护理院   人物:“90后”护理员徐晓燕

徐晓燕

3月7日上午10点多,记者走进南通市常青乐龄护理院5楼的护理区。治疗室里,1994年出生的护理员徐晓燕正忙着给61名老人检查分药。从药房拿来药,打开服药本,仔细查看医嘱,然后对照床号姓名,打开每位老人的药杯,认真检查用药计量,待老人吃完午饭,再将这些药分发给每位老人。这件事,徐晓燕每天要完成三次。

帮老人洗脸、擦洗身体、喂饭、每两小时翻个身……这些早已成为徐晓燕的日常,进入养老护理行业8年,从一位青涩的卫校毕业生,变为经验丰富的护理员,徐晓燕始终怀揣着热爱。“这个行业是有前途的。”徐晓燕说,“我们这代人都是独生子女,结婚后要赡养四个老人,老年人年纪大了如果没地方去,养老护理院是一个比较好的去处。”

徐晓燕告诉记者,这些年,老年护理行业从不被外界认可,到获得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再到如今护理院越开越多。她也拿到了护理员资格证,每年可以获得一笔岗位补贴。“我们每个人都会变老,我只有把现在这些事做好了,养老护理行业才会越来越好。”徐晓燕说。

用最贴心的养老服务托起老人“稳稳的幸福”

地点:南京市高淳区颐享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人物:阳江镇负责人 陈再军

陈再军

今年42岁的陈再军是南京市高淳区颐享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阳江镇负责人,从事养老服务行业已经6年了。目前运营阳江镇16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4家助餐点、4家示范性助餐点及2家中心厨房,为2300位80岁以上的老人和1500位五保、低保老人提供助餐、家政、护理等服务。

为了确保安全绿色的蔬菜从田间地头直接供应至老人的餐桌,他们承接了东坝街道河南村示范性助餐点直供蔬菜基地,生产的蔬菜及大米用于直供颐享中心厨房及示范性助餐点进行老人助餐,同时还能减轻中心厨房的助餐成本。

陈再军介绍,目前助餐点提供老人助餐价格为3元/餐,餐标为一荤一素一汤一饭。“经过调研,我们发现高淳区农村助餐点周边老人多数家中拥有菜地,所以我们还推广了以菜换餐,帮助解决高龄老人做饭难收入低的问题。”陈再军说,如果老人离助餐点远,还会送餐上门。

此外,每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都有日间照料室、多功能室。除了硬件措施的提升,还特别关注老人们的精神生活,“很多老人子女都不在身边,有时候我们只需听他们说说话,他们就有很被重视的感觉。每个月都会安排至少4场的活动,丰富老人们的日常生活。”

高标准建公办托育园,解决双职工婴幼儿照护问题

地点:苏州市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花儿优育·黄墅江托育园

人物: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卫健办 陆叶秋

陆叶秋

宽敞明亮的教室、充满童趣的装饰、规划合理的空间布局……在苏州市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黄墅江托育园内,老师们正陪着孩子做游戏、阅读互动,活动室里时不时传来孩子们天真的嬉笑声。据了解,这是昆山首家公办托育园。

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卫健办主任陆叶秋告诉记者,考虑到托育幼儿年龄太小,公办托育园每个班级都配置了两名专任教师和一名保育员,确保能够照顾到每个孩子,让家长安心。收费标准为每位学生每个月1500元,远低于同类民办托育园。

对不少双职工家庭来说,政府开办高质量的托育园,无疑是“雪中送炭”。记者了解到,昆山花桥目前已经有黄墅江托育园和中心托育园两所公办托育园,接下来还将开拓产业园及楼宇托育,以更好地解决双职工家庭的幼儿照护问题,同时也为花桥留住高层次人才助力。

“按照总书记的要求,花桥将健全托育机构分级评定管理标准,鼓励托育品牌发展,制定花桥托育支持政策,引导托育机构建设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树立托育机构建设和管理规范模板。”陆叶秋说。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潘政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