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让男孩心力强大,增添一点儿“男子汉”的气质呢?夏老师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多带孩子体验男子汉的运动。《爱的语言》提出一个词:“精心时刻”,这属于爱的语言的一种。什么是精心时刻?其实可以理解为“父母陪伴孩子的每一个高质量的时刻”。父母可能没法做到全神贯注地关注孩子,但要保证陪伴孩子时,不要频繁地看手机,一定要有眼神之间的交流。
日常生活中,多带孩子跳绳、踢球、骑单车;双休日,带孩子体验一下“爬山、露营”等户外活动带给人的刺激感与征服感。遇到爬不上的坡,就去“征服它”;经过潺潺的小溪,敢“趟过去”。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着手,多安排一些男子汉的运动,带着孩子一起去磨炼。
二是多给男孩参与生活的机会。不让孩子参与生活,等于剥夺了孩子自我表现的机会,导致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萎缩。其实,一个人的心量大小、眼界高低、气质强弱,都是从大大小小事情的独立处理、独立决策中养成的。父母一定要学会“放手”,把孩子该有的人生经历还给孩子,这才叫作爱。
超市购物,可以让孩子搬一箱牛奶,“男子汉,就应该帮妈妈做点儿事!”上楼的时候,孩子不想搬,再告诉孩子:“男子汉,绝不轻言放弃!可以歇一会儿再往上搬。”实在搬不动,“妈妈和你一起抬上去!”坚持,会让孩子有成就感,也会养成分担家务的习惯。给孩子机会,就是给孩子做事的机会,也是给孩子肯定、获得自信的机会。
三是多给孩子言传身教的正向影响。男孩会把父亲看作是自己未来发展的模型,从父亲那里慢慢习得“男子汉”的气概和品行。因此,父亲一定要经常带着儿子一起运动,一起游戏,一起做家务。这样的角色榜样会让男孩不自觉地模仿父亲的一切言行。同时,不要轻易给孩子下定义,贴标签,如“你怎么就不像男孩的样子!”“这点儿小事都做不好!”
无论父母有多忙,一定要保持家教育的完整性,避免造成父亲或母亲某一方的感情缺席。父母只有自己做好了,才能从根源上帮助到孩子。当然,当孩子抛来“缺乏阳刚之气”这一棘手问题时,父母不要针锋相对,不妨像接篮球那样,退一步再稳稳接住。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郭凤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