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 注意身体出现这几种信号
陆一平 南京丁义山专科医院病区主任
“林先生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他被发现患有贲门息肉、直肠息肉、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直肠炎等多种疾病。除此之外,他还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这些疾病的产生,与他的不良生活习惯和工作压力密切相关”,根据这个病例,陆一平医生提醒市民,“身体是健康的晴雨表,要密切关注身体向我们传递的各种信号,胃肠早期病变症状轻微,很难被患者察觉。少数胃息肉常表现为上腹隐痛、腹胀、不适,少数可出现恶心、呕吐;肠息肉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便条变细、大便带血和黏液,便秘或腹泻,偶有腹痛、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当有便秘腹泻交替出现的情况时更需提高警惕,这是相当危险的,需立即到专业医院进行胃肠镜早筛检查,避免久拖使病情加重。”
陆一平介绍,想要改善肠胃功能,应从饮食、起居、运动等多个方面进行调养。还要注意保暖,调节好饮食习惯,切勿暴饮暴食或摄取大量高脂肪食物,要改善日常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尽量不熬夜。另外,长期自行吃一些药物,可能对消化道黏膜也会造成损害,要慎服。
养 谨防缺水干燥引起“菊花伤”
姜河 南京丁义山专科医院肛肠专家
冬季气候干燥,早晚温差比较大,人体内水分补充不足的话,容易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从而引起便秘或腹泻,而这也是痔疮复发的重要诱因。
姜河在采访中为大众普及了痔疮是怎么来的,医学上的说法是由于静脉曲张和肛垫下移。痔疮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疾病,其病因主要是肛门周围的静脉曲张或黏膜下血管扩张所导致。像久坐、便秘,久蹲、排便时间过长,还有腹泻,妊娠、不良饮食习惯都有可能诱发痔疮。肛垫又称痔区,是肛管黏膜下的一层环状血管垫。当肛垫发生充血、肥大、松弛和断裂,弹性回缩作用减弱,就容易下移、脱垂,形成痔疮。“饮食辛辣刺激,长期的饮酒可导致局部充血,也会诱发痔疮。”
面对如此寻常的疾病,日常该如何预防性调理呢?姜河建议市民从合理饮食、排便习惯、生活规律以及运动等多方面进行预防。 “饮食要合理规律,要增加蔬菜、水果、粗杂粮等富含粗纤维食物的摄入。要养成一个规律性的良好排便习惯,缩短排便时间、避免蹲厕时间过长,减轻对肛门和直肠下段的压力。可以多做提肛运动,加强局部运动,减少局部淤血及静脉曲张的形成。”
治 规范治疗避免诱发重症
王雪冰 南京丁义山专科医院医疗院长
“冬天进补,来年打虎”,殊不知便秘、痔疮已经悄悄找上门了。过度的进补会加重肠胃负担,往往适得其反,王雪冰院长提醒,特别是辛辣、高热量饮食,会引起消化功能紊乱,有便秘或痔疮者,切勿贪图冬季美食的鲜辣刺激,以防引发痔疮等肛肠疾病。
痔疮尽管不是危及生命的疾病,但也会带来一些不适症状影响人的情绪,尤其内痔伴有出血,特别容易引起失血性贫血。“痔疮较重的会导致或者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这种多见于老年患者。” 王雪冰介绍,便秘之后出现的内痔嵌顿,剧烈的疼痛有可能会诱发一些心绞痛的症状,而由于痔疮的反复发作,炎症对肛门直肠的反复刺激,使得局部组织炎性增生,造成罹患痔疮的人群发生直肠癌的概率大幅提高。“出现这些问题,建议患者引起重视,及早到医院进行规范检查和治疗。”
筛 重视早筛,保身心健康
丁义山 南京丁义山专科医院院长
丁氏痔科第九代传人
天气一冷,年轻人和老人们缺乏户外运动,使得肠道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容易导致便秘、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易诱发腹胀、便秘等肛肠问题。
对于40岁以上的人士预防肛肠疾病,丁义山提醒读者,除了要坚持遵循“防、养、治”的原则,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更容易患上肠胃相关疾病。40岁以后,胃酸分泌能力、胃肠蠕动和黏膜再生等生理功能开始下降,这可能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的发生。通过定期做胃肠镜检查,医生可以观察胃粘膜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病变,减少不必要的疼痛和不适感。若能早期发现引起重视并积极治疗,就能帮助人们降低罹患这些癌症的风险。早期阶段实施有效的医疗干预,优于治疗,定期做胃肠镜检查是守护健康的重要一环。
编辑 : 严静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