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眼中的自信:热爱,让少年如花绽放
7月27日,第27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在上海金山拉开帷幕。昆山市石牌小学“小昆班”排演的剧目《草原英雄小姐妹》荣获优秀集体项目奖,小演员们的表演声情并茂、唱念俱佳,赢得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近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了剧中龙梅的扮演者杨雨希同学。
学习昆曲5年,
她从不迟到早退
杨雨希今年上五年级了,从一年级开始就被学校小昆班选中开始学习昆曲。“我对昆曲特别感兴趣,因为昆曲的扮相特别美,唱腔也特别好听!”说起热爱的昆曲,杨雨希滔滔不绝,每周二、周四的课后服务时间和周末的集训,她都会坚持练习昆曲,从不间断。
5年来,除非有特别重要的事情,杨雨希几乎很少请假。“有时候,我们想请假带她去外婆家玩玩,她也不肯,担心漏了一次课,学习的进度跟不上。”杨雨希的妈妈告诉记者,因为上了小昆班,杨雨希很少出去玩,周末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昆曲的排练上,有时候遇上演出任务,还要加班加点进行训练。
“这个孩子不错,练功练唱都很好,是一个当演员的好料子!”昆山市石牌中心小学小梅花艺术团的主教老师,江苏省昆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吴美玉对杨雨希赞不绝口,“她从不迟到不早退,学习非常认真,不怕苦不怕累,《草原英雄小姐妹》里面的几个片段都演得很到位。她悟性很好,进入角色很快,我教她应该怎么演,她能很快理解并完成。”
为了提升身体的软度,
她一有空就练习压腿、搬腿
在学习昆曲的过程中,杨雨希也遇到过一些困难。“一开始老师说我软度不够,为了增强我身体的软度,每天只要有空,我就会练习压腿、踢腿、搬腿这些基本功,课间会练习,晚上写完作业也会练习。有时候练习也会很枯燥,一句唱词配上一个动作,可能要练半个小时。”杨雨希说,“虽然有时候也会很痛很累,也想过偷懒,但是一想到自己可以穿漂亮的衣服,站在好大的舞台上表演,我就会感觉很有成就感。”
在《草原英雄小姐妹》这出剧目的演出中,有一段孩子们拿着很重的羊铲“耍枪花”的动作对孩子们来说很有挑战。“耍枪花手腕动作一定要准,挥不准就会打到自己,挥准了铲子就会转得越来越快。”杨雨希说,为了练好这个动作,她没少受罪。
杨雨希告诉记者,她扮演过《牡丹亭·游园》的杜丽娘,《水浒传·扈家庄》里的“一丈青”扈三娘,还扮演过《草原英雄小姐妹》里的龙梅。“我最喜欢的是扈三娘这个角色,因为她武艺高强、智勇双全、敢爱敢恨、纯朴热肠,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非常的飒!”
“未来我希望一直唱下去,长大了成为一名昆曲演员,将昆曲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爱上昆曲。”杨雨希说。
昆曲应该从娃娃抓起
20多年来从这里走出一批昆曲名家新秀
“昆山是昆曲的发源地,昆山目前有二十几个中小学开设了昆曲课程,其中石牌桥中心小学比较突出,获得了不少奖项,也培养了不少昆曲的苗子。”吴美玉表示,“昆曲应该从娃娃抓起,我们昆曲艺术团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兴趣,我们会根据孩子的情况对昆曲的难度进行适当调整。”
据悉,2001年,与昆曲列入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同一年,石牌中心小学校小梅花戏曲艺术团成立。艺术团多次作汇报演出,累计培训昆曲学员超千人,被授予“中国戏剧家协会首家小梅花培训基地”,培养了一批昆曲名家新秀,学员多次赴国内外演出,深受欢迎。20多年来,小梅花戏曲艺术团20多位学员在学习期间摘得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金花奖”,30多位优秀学员考入专业戏曲院校。钱瑜婷、尤磊、马一栋等首届戏曲班学员(中国首届昆曲本科班学员)已成为上海昆剧团骨干演员,他们会定期回到母校,为学校艺术团的孩子们进行指导,实现教育“反哺”。
来源: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编辑 : 石伟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