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新春走基层|句容农民抢抓“年”商机,田间地头增收忙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春节临近,年味渐浓。当不少人沉浸在忙年的喜悦之中,镇江句容的农民则抢抓春节市场的巨大商机,忙碌在田间地头,采收蔬菜、销售菌菇、收获柑橘,用勤劳的汗水增加一份实实在在的收入。

蔬菜大棚忙采摘

蔬菜大棚

蔬菜大棚忙采摘  增收致富有盼头

春节前,正值大棚蔬菜销售的旺季。这两天,句容下蜀镇禾田坊家庭农场负责人戴顺花格外忙碌,他每天都要组织人员采收菠菜、苏州青、茼蒿、豆苗等大批新鲜蔬菜销往市场,加大新鲜蔬果供应力度,保障市民 “菜篮子”。 戴顺花告诉记者:“我们这边青菜每天供应市场的大概3000斤,菠菜400斤左右,茼蒿100斤左右,豆苗在150斤左右。”

记者了解到,现在她们农场共有32个大棚,种植各类时令蔬菜瓜果,主要是以供应南京市场为主。“春节快到了,我们以社区团购为主,也有我们自己对接小区的,还有一些批发的商贩。”为了抢抓春节商机,戴顺花通过挑选适宜的蔬菜品种,调整不同蔬菜播种的时间,让最新鲜的蔬菜赶上春节上市的档期,卖个好价钱,增加收入。

“新的一年,我们就是希望种出来的菜能有更多的人喜欢,然后我们的销量越来越红火。” 戴顺花说。

诱人的“红美人”

蘑菇“住”上智慧棚

蘑菇“住”上智慧棚   节日市场受青睐

临近春节,当记者来到句容市华阳街道的一处食用菌基地,菇架上一朵朵金灿灿的榆黄菇长势喜人,空气中不时飘来阵阵清爽的蘑菇香。几名工人正来回穿梭在大棚内,对符合上市标准的榆黄菇进行采摘、装筐,随后送往分拣中心进行修剪、包装、发往市场。

菌菇种植负责人郁宝锋介绍说:“像我们这些新鲜的榆黄菇通过精包装之后投放市场,批发价格能达到10块钱左右一斤,基本上是供不应求。”

郁宝锋告诉记者,以往菌菇在冬季生长缓慢,产量比较低。但现在,他将喷灌、通风系统、空调等系统集成放入菇棚内,实现了智能化的调控,保证了菌菇的正常生长环境。“我们现在控制的温度在15℃到20℃左右,湿度在90%左右,模仿春秋两季适宜的生长气候,保持正常的出菇。”

春节市场需求旺盛,为了供应节日市场,基地也在加紧生产,增加上市品种、丰富市场供应,并适当增加库存,确保货足物丰。“我们最多的时候每天的产量能达到4-5吨,最少的情况下也得1-2吨,基本上每天都能稳定的产出。现在不仅产量有保障,而且春节前后价格卖得又好,给我们实实在在地增加了一份收入。”郁宝锋说。

诱人的“红美人”

等待上市的青菜

柑橘新品“红美人”  甜蜜上市促增收

春节来临的喜庆,还洋溢在丰收的果园里。走进句容华阳街道奇果生态园的大棚,色泽金黄、形态饱满的“红美人”在绿叶的掩映下显得格外诱人。大棚内飘着阵阵橘香,工人们忙着采摘供应即将到来的春节市场。

记者了解到,“红美人”属于橘橙类杂交品种,果皮为浓橙色,果肉为黄橘色。奇果生态园负责人万鹏飞介绍:“它的糖度成熟期在14度左右,无籽无渣,非常非常甜。”

蘑菇

采摘

万鹏飞的果园现在共种植了10亩左右的“红美人”,因为才第二年挂果,目前的产量大约在3000斤。“到明年大概达到5000斤。我们的价格一般在30块钱一斤,而且供不应求,现在我们的果园不仅有葡萄、水蜜桃,还有柑橘,从春天到冬天,不同的季节都有不同的水果。新的一年我们也准备在果园里尝试不同的种植品种,进一步促进我们增收。”万鹏飞说。   通讯员  志国  亚运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凌云


校对 陶善工

编辑 : 石伟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