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高铁增设“遛娃舱”,有弹性自然更人性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1月29日下午,在厦门开往上海的G1654次高铁列车上,一群小旅客在乘务员的带领下玩着趣味小游戏,整节车厢都沉浸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原来,这趟列车的餐车部分区域被临时改造成了“遛娃舱”,上车的小旅客可以在家长的陪同下参与趣味游戏、借用儿童玩具或阅览故事书籍。记者于当日下午登上这趟高铁列车。“遛娃舱”设置在这列高铁列车的9号餐车车厢,正好位于列车中部。车厢内不仅布置了窗花、红气球等新春装饰,还在餐桌桌面上摆放了各类水果、零食和小玩具。(2月1日新华每日电讯)

高铁出行,体验舒适度既是消费诉求,也是服务方向。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是小乘客太过吵闹,破坏了车厢的整体安静,类似的报道也屡见不鲜。

小孩受环境影响出现吵闹属正常情况,孩子家长若不是放任自流,一味指责也有失偏颇。不过,列车车厢作为公共场合,尊重和满足他人的安静权,也是包括孩子在内每名乘客应尽的责任。2023年7月22日,李女士乘高铁去昆明,为保障休息特意买了一等静音车厢,谁知有十几个小孩吵闹,静音车厢形同虚设。

从现有的办法看,应对孩子在高铁上吵闹,要么提醒家长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比如给宝宝喂奶或吃点零食,或者咬安抚奶嘴、磨牙饼干等,或多带一点好玩的玩具,要么给其他乘客配一个封闭性较好的耳塞,不过这些都是治标之法。

为此,有人多次建议高铁设置“儿童车厢”,以让车厢真正变得安静起来,相关方面的回应是“目前国内高铁暂未设置类似车厢”。此次厦门部分始发列车春运增设“遛娃舱”,无疑具有破冰之意,也意味着设置“儿童车厢”实现从无到有的转变。由此,可以看到高铁的服务越来越人性化,既能满足大众化需求,也能实现个性化需要,对赢得公众好感度大有裨益。

相信有一天,高铁上不仅有“儿童车厢”,还会有还有“办公车厢”、“自行车车厢”、“宠物车间厢”等,高铁服务质量必将实现质的飞跃。在公共交通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优化服务才能赢得更多信任、带来更多客户,行稳致远实现可持续发展。

唐伟


校对 王菲

编辑 : 严静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