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溧阳:城市进位,品质跃升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江苏省县域现代化发展水平报告日前发布,县域总体评价结果二十强出炉。溧阳市位列第七名,较之前排名上升7名。报告以创新活力、品质生活、绿色生态、融合共享、安全韧性五大维度为一级指标,溧阳“全能”表现亮眼。

城市进位源自“硬核”支撑。2023年,溧阳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省市、领跑苏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7%,增幅位居苏南县市区第一。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百亿元,增长29.5%,增幅位居常州辖市区第一。

品质跃升的背后,是溧阳“一棒接着一棒跑”的耐力与定力,是稳中求进、奋勇争先的坚持和担当。

集聚创新资源 转型升级蹄疾步稳

走进塔吊林立、运输车川流不息的溧阳高新区,动力和储能电池产业链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作为溧阳科技创新发展的主战场,溧阳高新区不断夯实新能源产业地标的核心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去年,以第三位次入选“2023中国省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榜”,荣获全省创新驱动综合评价第一、成功实现“五连冠”。

接连攀高的突破,折射出溧阳这片科创沃土扑面而来的澎湃动能。作为国家第二批创新型县市,溧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近1500亿元,新能源产业产值突破1750亿元,全社会研发经费占比达3.24%,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省级潜在独角兽企业5家、瞪羚企业10家,超百亿工业企业累计达10家。

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溧阳积极与顶尖科研院所对接合作,初步形成了多领域、多层次新型研发机构体系。去年,天目湖健康研究院、巴斯夫—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联合研究中心成功落户,毛明院士工作站暨江苏智能无人装备产业创新中心正式启用,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引进固态钠离子电池等9个科学家工作室项目,让高端创新资源在溧阳加速集聚。

奋力打造苏南绿色崛起品质城市,着力打通人才、科创、教育、产业等要素流动、配置的通道。去年,溧阳兑现“天目湖英才榜”政策资金超亿元,成立新能源产业人才创新联盟,推出“锂享新能源人才小镇”品牌,建成投用人才公寓7817套,引进各类人才1.46万名。

坚持以民为本 品质生活持续提升

南师大溧阳初中、清泓路幼儿园、梅园小学等7所新改建学校投用,新增学位5000余个;19所公办幼儿园开设普惠托班29个,新增托位580个;入选省教育现代化先行区实践基地和省智慧教育样板区培育单位;获评省书香城市建设示范市……一年来,翻开溧阳品质生活的画册,教育板块“成绩单”亮眼。

南师大溧阳初中

溧阳的“有情”不仅在“小”,也在“老”。溧阳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三级诊疗体系建设,去年,2家卫生院建成农村区域医疗卫生中心,新增5家甲级村卫生室。 启动国家医疗保障服务标准化试点,实现村(居)基层医保服务点全覆盖,多措并举打响“颐养栗里”养老品牌,市级特困人员供养中心加快建设,实施407户高龄、特困、重残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日间照料惠及全市2.9万名80周岁以上老人,构建“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

严守的安全发展底线和不断提升的社会治理效能,是群众心中最大的安稳。2023年,溧阳在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和消防安全体系建设的同时,紧盯非煤矿山、城镇燃气、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获评省安全发展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地区。不断推进矛盾纠纷“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建设,打造矛盾纠纷化解市级“终点站”、镇(街道)级“主阵地”、村(社区)级“前沿哨”,溧阳228个村(社区)“全科社工”服务实现全覆盖。

厚植生态本底 城市魅力愈发彰显

眼下,成群结队的候鸟在天目湖、长荡湖休整、栖息,或翱翔于天空、或嬉戏于水面、或觅食于岸边,构成一幅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溧阳长荡湖的白鹭

一直以来,溧阳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持续巩固提升生态环境优势,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曹山森林康养基地入选国家级试点建设单位,溧阳高新区水生态品质提升与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项目入选省EOD试点,天目湖入选国家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国、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均为100%,其中前留桥、土山大桥达到Ⅱ类,10个市考断面优Ⅲ比例达100%。

良好的生态环境,让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据调查,溧阳累计记录物种达2526种,其中动物界1218种、植物界1308种。为进一步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溧阳编制完成《天目湖湖群生态岛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规划开展智慧调查监测、重点物种保护、物种生境改善和“两山”价值转化四大类共12项重点工程,聚力打造“水清湖阔、风景如绣、万物共生”的溧阳生态岛,筑牢长江和太湖生态安全屏障。

推进融合共享 城乡品质提档升级

作为国家级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城,溧阳先后入选全国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示范县等试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实绩考核连续3年位列全省第一等次,江苏首个央视“乡村振兴观察点”落户溧阳。

发力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等新经济,溧阳坚持城乡一体、融合发展,实现“都市里的村庄”和“田野里的都市”交相辉映。“荷塘”礼诗圩、“悠然”杨家村、“长寿”南山后、“诗境”陆笪、“金色”庆丰、“山水”桂林、“醉美”洑家、“鹅歌”西汤等19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全面建成,数量位居全省县市前列。

开窗见绿,出门见园,越来越多的“口袋公园”出现在街头巷尾,装饰了城市的容貌,也兜住了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按照市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入园”的要求,溧阳充分利用边角地、废弃地和道路周围等微小空间进行景观绿化改造,先后打造了静园、丁园、归来园等一大批“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小而优”的“口袋公园”,新增绿地54.2万平方米,开放共享14处公园绿地。

在美丽风景中找到光明“钱景”。2023年,溧阳累计接待游客27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35亿元,较2019年分别增长25.2%、29.5%。

编辑 : 郭凤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