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植树节|盐城海边长出的“神奇”人工森林,一个假期为当地增收超500万元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3月12日,在第46个中国植树节来临之时,盐城东台市黄海国家森林公园内,一批批刚被植下的树苗得到浇灌。在这些树苗的不远处,是一片郁郁葱葱、生态丰富的人工绿洲。坐落在黄海之滨滩涂地上的黄海国家森林公园被称作海边长出的“生态奇迹”。上个世纪60年代,这里还是寸草不生的盐碱荒地,如今却在人工植树的改造下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旅游地。据官方统计,2024年春节假期期间,东台黄海森林生态旅游度假区自营收累计突破500万元,其中景区旅游收入达240万,住宿和餐饮收入达262万。

第46个植树节学生们在黄海国家森林公园植树

第一次到黄海国家森林公园的游客很难相信,在海边能生长出这样一片莽莽林海。59年前,是18名年轻人来到这块盐碱滩涂上,开创了东台林场的第一抹绿。年轻人中的朱龙山是当时南京林业学院毕业的大学生,投身祖国建设事业的他主动在荒滩上带领知青试种树种。从0到1,这群年轻人吃足了苦,他们忍受着海边湿咸的海风,在泥泞的滩涂上,从耐盐碱的钉刺槐到刚竹、淡竹,再到最适合当地的水杉杆插试验成功,用尽了自己的宝贵青春。

第一代林场人在盐碱滩上植树造林

摸索出水杉种植技术后,林场将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所有职工,使得林场通过水杉扦插获得了丰厚的收益。第一代林场人将树成功种了下去,后代林场人将树种成了森林。“白茅走尘沙,盐霜刺眼花;草棚漏星月,蚊子苍蝇大……”当年他们用顺口溜记录艰苦的环境,如今这一场景再难见到。历经数十年的变迁,2014年,东台林场正式挂牌黄海森林公园,不久后创成国家级森林公园,这片人工林不再被开发,而是成为了城市绿肺,滋养着当地。

东台市黄海国家森林公园

时至今日,黄海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超90%,拥有652种植物、342种野生鸟类、30多种兽类,活立木蓄积量21万立方米,负氧离子浓度平均达3800个/立方厘米,已成为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平原人工森林,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太平洋西岸罕见未被污染的海滨胜地。依然在增长的森林面积背后,是公园管理方只增不减每年造林10万株的努力。

经过东台市政府的文旅开发,黄海国家森林公园内的生态旅游度假区有了户外探险、森林小火车、木育森林科普体验馆、森林之眼等旅游项目。去年中秋国庆假期,生态旅游度假区接待游客近30万人次,每日营收接连突破百万元。这片绿地早已成为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宝地,为当地带来了不容小觑的生态、经济收益。

黄海国家森林公园即将迎来马拉松比赛

随着春意渐浓,3月31日,东台市黄海国家森林公园还将举办2024黄海森林半程马拉松,邀请更多人走进这里,感受这座“神奇”的海边人工森林。

(图片来源:黄海森林公园、幸福东台)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燃


校对 陶善工

编辑 : 朱亚萍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