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专业指导让老年人“近”享运动快乐 南京江北新区探索建设社区“微健身房”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印象里,健身房是中青年挥汗如雨的地方,但在南京江北新区泰山街道,老年人也有了自己身体状况、运动强度的健身房。

泰山街道为辖区老年人打造了“微健身房”,在这里老人们不仅可以免费健身,还有专业人员进行指导。

体医融合

科学运动处方

泰山街道积极整合社区资源,联合普斯康健养老服务中心在明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打造专为老年人服务的“微健身房”,分为检测区、锻炼区以及休息区,配备了体质测试设备、智慧有氧健身、力量训练器材等专业器材。

在这里,老年人可以体验到各种适老化的健身设备,还能得到康复师的专业指导。在正式开始运动前,作为全科医生同时也是“运动处方师”的罗医生会协助老人进行体质测试,包括体质分析、体适能、上下肢肌力检测等项目。依据各项检测的结果,专业医生将为每一位老人开具个性化的运动处方,结合老人的生活习惯、用药、体检报告等,给出科学运动措施与建议,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70岁的李大爷几乎每天都来“微健身房”健身。在“运动处方师”的指导下,李大爷经常使用踢腿钩腿机进行适当锻炼,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协调能力。

和年轻人相比,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退化,一般的健身房没有适宜老年人健身强度的健身器材。

“我也算个健身爱好者了,之前儿子帮我办了健身卡,发现很多健身器材也不太会用,而且老了灵活度没以前好了,身体机能各方面也吃不消。现在家门口就有锻炼身体的健身房,很适合我们老年人,有专业人士指导,关键还免费呢!”刚锻炼完的李大爷笑着说。

在明发社区的“微健身房”里,专门为老人们“量身打造”的健身器材颇受老年人欢迎。

“累计服务3840人次,当前在籍会员257人……”这是“运动促进健康室”的实时数据。居民前来打卡运动时,屏幕上能够实时同步显示运动者的姓名、年龄、时间。据悉,来这里锻炼的,年龄最大的老人已经83岁。

出门就练

满眼都是绿意

家住明发滨江新城一期的王大爷已经年近七旬,平日里除了读书、看报以外,参加体育活动是他最喜欢的事情。每天到家门口的跃江公园走一走,偶尔和邻居打打乒乓球,看似简单的运动,却让他保持了不错的身体状态。

“这些年,‘家门口’的健身场地越来越多,让我退休后的生活一下就丰富起来。就以我们明发滨江新城一期周边来说,不仅有乒乓球台、篮球场,还有很多室外健身器材。每天出个门遛个弯顺便还能运动一下,身体健康了,心情也舒畅了。”

现如今,街道在滨江大道和各大公园内设置了健身器材,修建了健身场地,为各位老年运动爱好者提供了天然舒适的晨练环境,成为辖区老人们晨练场所的“不二选择”。

每天清晨,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的运动爱好者们随处可见。一边运动,一边畅快呼吸着来自大自然的清新空气;满目青翠,移步换景,心旷神怡……这或许是每一位运动爱好者的理想运动模式。

健康生活

生活遇“健”美好

除了在“硬件”上下功夫,街道还致力提升“软件”服务。为了提供更加科学化、系统化的服务,泰山街道联合辖区专业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定期开展中医理疗原理、季节中医药保健指导、慢性病防控科普、健康生活方式倡导等讲座,定期推出养生运动系列健身主题活动,包含老年中式养生操、健康操、瑜伽等,进一步增强老年人的健身意识和身体素质。

在泰山,每一种需求都能被聆听与满足,每一种幸福都能被看见。下一步,泰山街道将继续围绕辖区老年人的需求,聚焦社区老人的健康生活方式,持续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同时,街道将继续把社区体育健身与养老服务融合,用新颖的健身理念,多样的活动形式,形成人人可享、人人乐享的“15分钟全民健身圈”。

通讯员 薛鹏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刘丽媛


校对 陶善工

编辑 : 胡妍璐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