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又一家百年老字号,「冶春」在荡口古镇开业迎客!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在中国的早茶饮食文化里,扬州早茶拥有浓墨重彩的一笔,就在今天上午,著名的淮扬美食品牌、扬州百年老字号冶春茶社直营店无锡首店在荡口古镇开业。

冶春茶社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冶春”意为陶冶春色,代表着扬州早茶的百年风雅。300多年前清初著名戏剧家孔尚任题写“冶春社”,200多年前乾隆第四次南巡曾在此品茗尝点并在冶春丰市层楼首设满汉全席。从“花社”“诗社”到“茶社”演变,冶春以美景、美文和美食而闻名,展现着扬州版《清明上河图》式的民俗风情文化。

当百年风雅遇到千年古镇,又会擦出什么火花呢?开在荡口的这家茶社,多了几分诗意气质。坐在古色古香的茶社中,窗外是碧色的北仓河,所谓枕水江南不过如此,抬头间潋滟春光尽收眼底。吃一顿早茶,品的是江南。春天也不叫春天,那叫烟花三月。

据介绍,荡口店经营面积近700平方米,拥有1个零点大厅和7个包厢,总餐位128个。作为淮扬菜的经典代表,冶春为广大无锡市民及游客带来最具特色的名宴名菜名点。

在非遗大师、淮扬菜工匠等名师名厨的演绎下,不仅有扬州炒饭、扬州狮子头、文思豆腐和拆烩鲢鱼头等经典淮扬菜,更有红楼早宴、红楼宴、八怪宴等特色名宴。

冶春茶社是继东来顺以后荡口古镇引进的又一家百年老店。今年以来,荡口古镇积极推进转型提升发展,以做强人文经济为抓手,创新多元消费场景,优化赏、食、购、娱、宿消费产品。

根据商业规划,荡口古镇北入口的花笑池区域以百年老店标杆餐饮为重点业态进行大力招引落地。云集的老字号、百年的饮食文化,一家家品质商户的入驻正为古镇发展注入新活力,打造一个可食、可视、可品、可参与的沉浸式江南文化“大观园”。

江南人吃早茶的习惯主要源于清朝中后期,当时江南被誉为“鱼米之乡”,百姓生活条件都相对富足。清晨缕缕炊烟、船歌袅袅,人们就已经上街了,用一壶茶、一些点心、一碗头汤面,开启一天的惬意慢生活。

在扬州当地有句话叫做“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这“皮包水”说的就是吃早茶,这也是扬州慢生活的精髓。冶春茶社内“菜、点、茶”合一,以鲜嫩味醇而闻名,不仅上过《舌尖上的中国》,也在当地上榜黑珍珠餐厅。

“烫干丝”是扬州早茶的灵魂。来冶春吃茶,极其考验师傅刀工的烫干丝一定是必点。《舌尖上的中国》里说“一盘精到的烫干丝,代表了扬州人对生活的基本要求”,一口吃下便是清晨醒来的第一缕温暖。三丁包子,也是扬州早茶的代表。所谓“三丁”,即鸡丁、猪肉丁、笋丁。包子皮蒸的热乎乎,一口松软,香而不腻,还有丝丝清甜。再来一份蟹黄汤包,开个小豁口,吸管放进去吸溜一口,汤汁儿入口,鲜气四射。

香糯又清香的翡翠烧卖、皮薄到晶莹的蒸饺、甜甜软软的千层油糕……每一种都色香味形并重,深受食客喜爱。

锡山正成为首店青睐之地。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扩内需、促消费的决策部署,出台《锡山区“美食之都、购物天堂”品牌建设行动计划》,实施消费新地标、品牌新高地、美食新名片、消费新场景、服务新体验五大行动,招引各类品牌首店超130余家,不断满足市民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消费需求。

围绕“美食之都、购物天堂”的目标,锡山如何进一步打造自己的美食品牌?一方面,振兴本土特色美食,充分挖掘与保护锡山美食文化,支持黄土塘烧饼、年糕、青团等特色小吃不断传承创新,充分挖掘“荡口八大碗”等锡山名宴,放大美食消费文化IP效应。另一方面,引育品质时尚美食,围绕“品质、品相、品牌、品味”,引进国内外知名餐饮企业,放大网红美食引流和口碑效应,培育多条特色美食街区,持续扩大美食影响力。

通讯员 沈忱 方旖琳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丁波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孙燕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