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成长氧吧|幼小衔接,需要衔接哪些核心能力?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家长求助:在幼小衔接班,老师讲了三类孩子不同的学习状态,一是老师讲一遍就能记住的,二是反应慢能跟上的,三是坐不住,完全进入不了学习状态的。我的儿子属于1分钟都静不下来的,吃个饭都能在椅子上扭来扭去。这可怎么办?

南京市夏光清德育名师工作室答疑: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词:“零起点”,其目的是不超前学习,但幼小衔接该有的心理准备、认知启蒙、习惯养成、能力培养等从来都没有变过。孩子坐不住的原因很多,如生活作息不规律,睡觉和起床没有固定的时间;家长过多关心,打断了孩子专注力的连续性;玩具多,影响了孩子专注力的发展;运动不够,户外活动时间少,孩子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发展不足。

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家长该关注孩子哪些核心能力的培养呢?

第一、“坐得住”的能力。坐不住的孩子,其注意力也是不集中的,写几个字后就会摸摸尺子,抠抠橡皮,这也是家长一提起就生气的点。因此,别等孩子进入小学才发现不专注。怎么做呢?每天晚上安排一些静态练习,如读书、涂鸦、做数独等;规定的时间内只专注做一件事,如吃饭时别看电视,搭积木时别吃东西;睡觉时间一到,就收拾好玩具,准时入眠;提前安排小书桌,教会孩子正确的坐姿,并能端坐3-5分钟。孩子坐不住,也是因为运动不足‍‍,导致对身体控制力不好,不能只单练“坐”,‍‍还要配合科学的运动,如跳绳、拍球后再练坐,孩子更容易坐得住。

第二、“耳聪目明”的能力。孩子进入小学后,主要靠视听方式来学习。老师下达指令后,如果孩子听不见,看不到,有可能整节课注意力涣散。有一个男孩,非常好动,由于父母要求严格,一年级上学期成绩还行,但课堂经常不听,下学期成绩就像过山车一样掉了下来。因此,父母要观察孩子在什么情况下“不听指令”,用什么方法容易坐得住,因为听指令、守规矩对于一年级很重要。生活中多与孩子对话,多让孩子去找东西、拿东西,发出指令后一定要做到,做不到就手把手教孩子,直到孩子做出相应的行为。亲子阅读时,引导孩子用上一定的观察技巧,如学会从左到右逐行扫视,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插图等。

第三、与人相处的能力。孩子在学校,懂得什么场合说什么话,遇到问题能逻辑清楚地表达出来,再处上三五个好朋友,很快就能融入新的集体。如果孩子在交往过程中与其他小伙伴发生冲突,父母不要用负面的眼光看待,因为冲突是孩子成长必经的历程,是有积极正面的价值的。千万别教孩子打回去,而是先尽量让孩子自己解决;孩子解决不了,父母则提供支持和条件,训练孩子用非攻击性方式解决矛盾,这有利于“去自我中心化“,促进孩子社会化和心智的发展。

第四、生活自理的能力。孩子不会整理书包,丢三落四,拿书本的动作都比别人慢,在集体里的感觉往往是不舒服的,既影响学习效率,也容易失去信心。生活自理能力需要提前“训练”,如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这是为适应学校的常规‍‍做准备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早上什么时间到校,推算孩子起床的时间;带哪些学习用品,要一一列出,第一个月要每日训练整理;保证10个小时的睡眠时间,确保上课有足够的精力;下课主动喝水、如厕、准备下一节课的用品;收拾文具、保持抽屉整洁、整理书包等,这些生活自理能力一定要熟练掌握。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严静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