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扬州这座“岛”,未来会这样……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2021年10月,广陵区成功创成全国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去年,三江营生态岛试验区项目入选省第一批试点,作为试验区的核心工程——三江营二期项目开工建设。一年过去了,三江营生态岛试验区建得怎么样了?日前,记者来到广陵区头桥镇,探访三江营二期项目。

“生态岛”并不是指一个个孤立的天然岛屿,而是指在扬州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起重要作用的一块块物种栖息地。三江营生态岛试验区就是这样一个能不断提高区域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水平的“岛屿”。“三江营二期项目又称‘重要指示物种保护’工程。”头桥镇农业农村和生态环境办公室工作人员张德庆介绍,在三江营一期工程已建成的背景下,三江营二期项目突出“长江大保护”,初步设计范围约48.47公顷,分成“长江大保护”“天伏江洲”“南水北调”“长江百科”四大核心板块。

长江大保护板块

构建主题园等节点

这一板块针对长江水源地的保护,宣教“长江大保护”战略背景、发展历程、国家政策及地方行动等。“我们将构建长江大保护主题园、水卉团汪、三(杉)江秋色等生态文化节点。”张德庆说,该板块位于项目西南角,穿越长江大保护主题园入口后,便来到水卉团汪区域,此区域对长江新大堤南侧水塘进行“挖深堆高”地形改造,提升周边水系生态环境质量及连通度,构建沼泽、滩涂等不同梯度生态环境,以水生花卉为主要植物种植品种,打造精品小微湿地景观。

这一区域强化对东方白鹳、黑翅鸢等指示性生物的保护力度,增加区域生物多样性,提升区域生态系统稳定性。在水卉团汪区域东北角,规划“三(杉)江秋色”节点,该节点选择水杉、落羽杉为骨干树种,道路两侧视线开阔,地面补植乡土禾草。

天伏江洲板块

营造水禽栖息地

这一区域位于湿地公园修复重建区内,位于新江堤与老江堤之间,原为大面积水产养殖塘,目前已经开展停养和清障核界工作。养殖塘与新江堤、老江堤之间为生态防护林,老江堤外围为滨江生态涵养林,以杨树、柳树为主要树种,是滨江水陆交替的过渡带,湿地生物多样性程度较高。

该区域重点突出滨江间歇性漫水江滩(洪泛湿地)的湿地修复,主要进行植被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包括湿生草本、灌木以及乔木类树种的替换,以突出滨江间歇性漫水江滩湿地生态系统结构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营造适宜的水禽栖息地。

南水北调板块

重点突出科普教育

南水北调板块规划重点突出南水北调科普教育,并响应造林要求,对此区域进行覆绿及环境营造。

长江百科园板块

展示珍稀濒危动植物

长江百科园板块位于二期工程东北角,总面积135亩,结合水产养殖塘修复工程,规划长江湿地百科园,集中推介长江下游重要的动植物资源,包括“植物百科园、动物百科园”两大主题节点,系统展示滨江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类型、湿地资源及湿地文化,展示长江流域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倡导保育长江湿地、保护长江生物的生态理念。

其中,结合水产养殖塘湿地修复工程,在养殖场南部规划长江湿地植物百科园,包括湿生木本园、湿生草本园和水生花卉园,通过种植的湿地植物和解说展板向游客展示和科普湿地植物。结合水产养殖塘湿地修复工程,在养殖场北部规划长江湿地动物百科园,包括水禽科普点、两爬科普点、鱼类科普点和兽类科普点,其中将重点对中华鲟、长江鲟和江豚等长江珍稀水生动物及长江禁捕进行介绍。

新闻背景

扬州三江营生态岛试验区主要实施范围向北涵盖“七河八岛”区域,包括广陵区湾头镇、沙头镇、李典镇、头桥镇,生态科技新城泰安镇、杭集镇和江都区大桥镇共7个镇的部分区域,总面积为170.83平方公里,试验区涵盖了“两核”(三江营生态核、凤凰岛生态核)、“一廊道”(淮河入江水道生态廊道)和“多节点”(廖家沟、白塔河),这些生态节点和通道组成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有助于提升区域整体生物多样性水平。

编辑 : 郭凤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