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村,草坪铺就富裕路
近年来,钱长村因地制宜发展草坪种植,以新农机新技术为支撑,引入优良草坪品种和现代化管理技术,村民们的草坪产量和质量显著提高,草坪种植成为村里的主导产业。村委会还与多家园林公司、婚庆机构合作,拓宽了草坪销售渠道,将产品从单一绿化用途拓展至婚礼、展览等场景。
“以前种水稻,一亩地刨去成本也挣不了几个钱。现在种草坪,一亩地一年能收入三四万!现在咱们村啊,家家种草坪,户户都有增收!”提起草坪产业,村民老李笑得合不拢嘴。如今,钱长村成立草坪种植合作社,统一培训村民掌握种植技能,提供技术支持和资金扶持,形成了“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农户的草坪每年销售量由1000多平方米提升至400多万平方米,每亩产值由几千元提升至1万元以上,2023年村民人均年收入比三年前增长了40%以上,草坪产业真正成为村民们走向共同富裕的绿色引擎。
文化活村,草坪铸就文明魂
“不同的草种适合不同的气候、土壤条件,比如冷季型草种适合在较为凉爽的环境生长......”在钱长村农家书屋内,一场“科技培训助理特色种植发展”主题文明实践活动正如火如荼展开,草坪种植大户为村民们传授沙培草坪种植技术。村民们听得全神贯注、津津有味。钱长村坚持“按需”更新贴近农村、契合农民的书籍,使农家书屋始终保持“新鲜血液”。
草坪不仅是产业发展的基石,已然成为钱长村文明实践的独特符号。近年来,村里创新性地开展“草坪读书节”“草坪婚礼”“草坪研学”等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不断提升钱长村的知名度,更让村民们感受到文化熏陶和精神滋养,形成了“绿色草坪+文明实践”的独特乡村IP。“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把草坪的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结合起来。不仅让外面的人认识钱长村,也让村民们感受到生活的仪式感和文明实践的力量。”钱长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钱爱东说道。
治理有效,草坪涵养新风尚
“种草坪,不光要看技术,还得讲合作。”村民王大爷提到,“过去,大家为了一点小事吵吵闹闹的,现在搞合作社,利益分配明明白白,村里人心气顺了不少。”钱长村还利用草坪大数据系统监控种植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草坪产业不仅让我们富起来,也让村里的治理水平提高了。”钱爱东表示,“草坪不光种在地里,也种在了村民的心里。”
在草坪文明实践的推进中,钱长村积极探索乡村治理的新方式。通过草坪,村里建立起更紧密的村民互动网络,增强了乡村的凝聚力。村委会借助数字化工具,实时监测草坪生长数据,并在村务公开中融入草坪产业相关内容,让村民更好地了解村庄发展规划。在草坪 IP 的带动下,村民们自发成立了“绿萌护卫军”,从环境整治到活动组织,从邻里互助到矛盾调解,事事有人管,人人都参与。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乡村治理效能显著提升,文明和谐的新风尚蔚然成风。
草坪是钱长村绿色崛起的基石,也是村民幸福生活的象征。在产业兴旺、文化自信和治理创新的共同推动下,钱长村以草坪为媒,生动地诠释了乡村振兴和文明实践的融合路径。未来,“草坪村”IP将继续助力钱长村实现乡村旅游、绿色发展、文明进步的新跨越,为更多乡村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通讯员 吴慧伶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胡妍璐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