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高质量发展山东行丨信发集团:抓创新、搞环保、促转型 以循环经济做引领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11月29日,由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中共山东省委网信办、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指导,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主办,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山东省新型智慧媒体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数字文化创新实验室承办,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中共聊城市委宣传部协办的“深改在山东——全国主流媒体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走进聊城市,深入信发集团调研。

卸煤不见煤,这里卸一车煤仅需20秒

印象中,卸煤车间总是烟尘滚滚,到处都是黑色,但信发集团却能实现卸煤不见煤,其中的奥秘是什么?

走进信发集团卸煤车间,一节装满煤炭的火车在全自动装卸机的作用下缓缓向下翻转,20秒的时间,整车的煤炭就已全部卸下,整个车间内不见一丝烟尘。

据了解,信发集团从源头抓好扬尘污染治理,上马全自动输储煤自动装卸系统,建设了9条铁路专用线,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公转铁”。该系统的特点是储煤全封闭、输煤高效率、卸煤全自动。自动双翻翻车机卸煤系统卸一列4000吨的火车仅需一个人操作,一个半小时即可卸完,实现了自动定位、自动摘钩分离、自动抱紧、自动卸货,整个过程不到20秒。完成卸煤后,拨车机会将空车牵出,并通过迁车台带离,同时再次牵引满载车辆进入翻车机,进行下一个循环。

在翻卸过程中,干雾抑尘装置自动开启捕捉粉尘,并释放1到10微米的水珠,将悬浮在空中的粉尘吸附降尘,负压除尘系统同步开启,通过改变空气流向将粉尘基本全部回收。翻车机地下有20多米的传送装置,两条3500吨的主皮带,可以保证翻卸的煤炭直接输送到燃煤系统,进入锅炉燃烧,也可通过皮带输送到相邻的煤棚,效率提高了几百倍,且全程没有扬尘发生,为企业实现清洁生产、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信发集团被铁路总公司评为清洁卸车标杆企业。该工程的运行,年减少公路运煤车辆80余万辆,减少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汽车尾气排放近4000吨,为企业实现清洁生产、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同时,信发集团根据各种物料特点,创新设计了不同类型的全自动装卸系统及地下输送管道,实现了“进煤不见煤、输料不见料”清洁环保的效果。

鱼果共生绿色循环农业新模式,实现水产养殖零排放

一排排钢架悬挂在离地两米处,水肥一体化管道直通槽内,一颗颗无土栽培的草莓正在旺盛生长。工业反哺现代农业有哪些新路径?神奇的四季樱桃,因何全年结果不断?这里会给你答案。

走进信发现代农业产业园,记者看到,园区草莓大棚内,自动卷帘、调温、灌溉、排风系统等一应俱全,草莓栽培的钢架高度还可以自由调整,方便查看生长态势、采摘等。值得一提的是,园区错层种植是采用国内最先进的玻璃温室3层立体种植技术,可以上、中、下梯度利用,这样空间利用增加2倍,增产增收5倍。

产业园内还有164个樱桃种植示范设施大棚,走进樱桃大棚,电子屏上实时显示着二氧化碳、土壤湿度等六大环境指标。樱桃休眠和开花结果都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控制技术,精准把控棚内四季变换,实现错峰成熟,填补国内2、3、4月份优质樱桃的市场空白期。

小刘村支部书记 张玉兵介绍,近年来,按照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思路,信发集团以小刘新村为核心,辐射带动10多个村庄,建设集科技研发、特色种植、农副产品精加工、智慧物流、电商销售、科普旅游于一体的三产融合新园区。园区内占地1200余亩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则重点发展了草莓、樱桃、水产三大产业。

在这里,樱桃、草莓四季结果得益于循环经济的智慧,通过供热或供冷以及补光、补充二氧化碳等11项智能化控制功能,樱桃、草莓可实现一年四季挂果。大棚的墙体,采用电厂粉煤灰自制环保砌块,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棚内“冬暖夏凉”。而樱桃、草莓生长时需要补充的二氧化碳,同样也是从燃煤电厂排放的废气中捕集而来。

在产业园鲈鱼养殖车间,数以百计的圆柱体水池引人注目,信发工业园区距离农业产业园区1公里,工业产生的余热在68℃左右,通过管道输送到温室大棚及淡水鲈鱼棚,电厂循环水经过高温杀菌等处理程序后,成为适合鲈鱼生长的水。鲈鱼养殖运用国际先进的循环水处理技术,产生的粪便经过加工后用于樱桃的肥料,产生的废水过滤后用于樱桃的浇灌。草莓天瀑采用水肥一体化精准灌溉技术,全自动水肥闭合循环系统可收集和重新利用营养液,实现水和肥料的循环利用。这里实现了水产养殖零排放,打造了鱼果共生的绿色循环农业新模式。

如今,小刘新村村民的生活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刘新村的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已突破5万元大关。 张玉兵说,园区建成后预计年总收入突破1亿元,按照10%的分红比例将带动村集体和群众增收1000万元。村民们还开启了“五金”收入模式:土地流转带来了稳定的租金收益;村民们在园区打工每月能挣到3000元左右;更有甚者,还能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分享到现代农业发展所带来的红利;对于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来说,每月还能额外领取300元的生活补贴;此外,还对考上大学、参军当兵及在各项评先树优中获得荣誉的家庭给予奖金奖励。

一粒小石子循环利用6次,年减少固废存量1000万吨

尽管天气转冷,但在信发集团新型建材环保产业园内,纸面石膏板生产车间却是一番火热场景。在这里,曾经“咽不下去”的下脚料摇身一变,成为了畅销“宝贝”。

走进信发集团新型建材环保产业园,记者看到,在世界先进的格林策巴赫生产线上,脱硫石膏浆正源源不断地通过管道从隔壁电厂输送来,以一分钟生产120米石膏板的“世界速度”全速生产,出浆、压制、烘干、静置、成品包装,不到一个小时,曾经难以处理的“废渣”实现蝶变。

在信发集团,一粒小石子能被反复“吃”六遍:先煅烧产生石灰,石灰生产电石,电石生产聚氯乙烯,生产聚氯乙烯产生的废料电石渣可以替代石灰生产氧化铝,同时替代石灰用于电厂脱硫,脱硫产生的废料脱硫石膏用于生产石膏粉,石膏粉又可以广泛应用于生产纸面石膏板等优质建筑材料。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为破解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难题,信发集团投入上亿元开展专项研发,经过上百次试验,攻关了41项技术难题,获得了18项专利,成功开发建设了粉煤灰渣制砖、制砌块,脱硫石膏生产石膏粉、石膏板等多个固废综合利用项目。信发集团内部产生的粉煤灰渣、脱硫石膏等全部实现变废为宝,年可减少固废存量1000万吨,创造经济效益100多亿元,实现了“出灰不见灰、出渣不见渣、固废变资源”的目标。

“我们以热电厂为中心点,打通上下游供应链条。”信发集团副总经理张怀涛说,为了大量消耗电,1999年上马电解铝项目;依托电解铝,又投产了氧化铝项目;氧化铝需要烧碱,又上马了烧碱项目;烧碱产生氯气,集团又生产聚氯乙烯;烧碱需要原盐,便在泰安有了盐厂;聚氯乙烯的前端还需要电石、石灰。

张怀涛谈到,通过建链、补链、强链,逐步形成了能源、有色金属、高端化工、生态环保四大循环产业链条。以煤矿开发、发电、供热为主的能源产业链;以铝土矿开发、氧化铝、炭素、电解铝、铝深加工为主的有色金属产业链;以盐矿开发、液碱、石灰、电石、聚氯乙烯及精深加工为主的高端化工产业链;以固废综合利用和现代农业为主的生态环保产业链。四大循环产业链之间深度耦合,上下产业衔接,左右工序相连,上一家企业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变成下一家企业生产所需的能源、原料,实现高效利用最大化。

经专家评估,信发集团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年可节约资金100多亿元。

编辑 : 张晨晔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