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夏我就调来南京了,之前给我们办培训班的杂志社领导成了同事。89年前后我带着一个记者去常熟采访,郭勇出面接待过我,当时他已是市委办的副主任了。具体采访的内容和后来写了点什么,已不太记得清了。约略有点印象的,他当时安排我们住的旅馆,是一处老房子,那几天正好在下雨,一夜听雨拍打瓦檐的声音,颇有几分江南才有的古意。
九十年代以后我们的交集不多。直到早几年去常熟,有一个朋友听说我与郭勇的关系,特地请了他来陪我吃饭,才又见上这位青年时代的同道,知他这些年在多个岗位上任职,镇党委书记、报社总编辑、科协主席等等,都干出了不俗的业绩。退休后的这些年他也没闲过,还被一些政府的重点项目请去做宣传策划工作。
不久前他给我寄来沉沉的一大包书,是时间跨度达二十五年的四本著作。其中1996年3月由上海百家出版社出版的《福地走笔》是一本杂文集;2009年10月由古吴轩出版社出版的《同在精彩岁月》是一部写人记事的散文集,苏州大学范培松教授为之作序;2019年7月由凤凰出版社出版的全彩画册《南湖叙事》,讲述了江南福地常熟南湖的前世今生,郭勇担任这部由市委书记作序的精美画册的总编撰;再一部由著名报告文学评论家丁晓原先生作序的是2021年12月由古吴轩出版社出版的关于常熟文化旅游随想录:《行程相知》。四本书摆放在一块,便可发现老友郭勇一路走来的思想行踪。他始终围绕脚下的那片热土做文章,他的着力点表现出他的忠诚度,而持之以恒地观察与记录使这些有趣且富有生气的文字,成为社会学意义上对当代江南文化进行深入研究的一副抓手,一条可感可触的通道。
看得出郭勇的坚持,内心一直有一个清晰的目标,这使得他的每一次发力,最终让自己营造的“雪团”愈滚愈大。于是,多方面的学者若要研究常熟的当代经济和文化,郭勇的著作成为一个绕不过去的存在。
我为老友这些年工作的积淀和学问上所作的努力点赞。王慧骐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潘政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