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空间站中,建成有各种太空实验室,其中航天育种也是太空实验之一。科研人员从实验中筛选出需要的变异材料,经过地面多代选育、最终获得优良新品种。太空种子就是利用航天育种技术培育、选育出的新品种种子。借助梁溪区全国科普日的活动,北京空天逐梦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带着太空种子来到了现场,将它们赠送给梁溪区各所学校。记者了解到,这些太空种子来自航天五院育种基地,包含太空番茄、太空茄子、太空辣椒、太空豇豆、太空架豆5个品种。
英禾双语学校的同学们表示,他们对这些种子非常好奇,很想知道它们和地球上的种子有什么区别,能给人类带来什么意义。东林中学的一名生物老师表示,回到学校后,她们将开展太空种植实践活动,如校园种植、家庭种植、太空种植大赛等丰富的课程和实践内容,以此在青少年心中埋下科技的种子,培养适应未来的创新型人才。梁溪区科协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太空种子种植是一项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学生综合劳动实践活动,通过太空种子种植可以提升学生航天知识和种植科研实践能力,同时学生对事物探究能力会大大提高,在丰收的时刻还能在品尝到自己种植的成果,享受收获的喜悦,加深对劳动教育的体验。
活动现场为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各类优秀代表颁奖、首批“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活动”合作学校赠送图书、“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活动启动、科普专家授课。
记者了解到,除了现场环节外,此次“全国科普日”还包括其他五个专项:一是银龄科普行动。针对老年人急需的专项科普活动,提高老年人信息素养,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二是典型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报道优秀科技工作者和科技志愿者的先进事迹;三是科普阵地联合行动。多种形式服务中小学“双减”和公众科普需要,提升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四是企业科协联合行动。发动各类企业,开展产业工人培训、竞赛和宣传推广科技创新成果等科普活动,展现科技助力企业、创新赋能企业的重要成果;五是围绕科技创新、科学教育、生态文明、卫生健康等开展主题特色科普宣传活动和科技志愿联合行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记者 季娜娜
校对 王菲
编辑 : 潘政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