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时段老年顾客“蜂拥而至”抢定KTV包厢
中午12点刚到,苏州市姑苏区阊胥路某连锁KTV如同往常一样准时开门,迎来一群头发花白的老年顾客。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七八名老人围在前台,与前台的工作人员熟络地预定包厢。这家连锁KTV的经理杨杰告诉记者,近年来,“到KTV唱歌”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属,已经成为老年人的“新爱好”。与年轻人偏爱在夜晚“K歌”不同,老年顾客通常会选择午后时分来到KTV,三五成群,自带茶水,一唱就是一下午。
随后,记者来到苏州市姑苏区太阳广场某KTV。在这里,记者看到,在光影变幻、科技感十足的走廊上,时常有老人在其中走动。这家KTV的工作人员康玉欣告诉记者,下午3点不到,KTV里的24间包厢只剩下一间未被预定,预定包厢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是老年人。相似的场景也在阊胥路某连锁KTV中出现。杨杰向记者介绍,这家连锁KTV内一共有大包、中包、小包三类共计46间包厢。下午1点不到,便已预定出20余间包厢。杨杰介绍,在这家KTV,老年顾客“蜂拥而至”抢定包厢的现象在工作日的午后十分常见。“很多老年顾客都有自己中意的包厢,我们会尽力满足他们的需求,但若是来晚了,中意的包厢很可能就被其他人预定了。”杨杰说。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许多老年顾客通常自带茶水和水果。绿茶、咖啡、养生茶,车厘子、水蜜桃、小番茄,种类繁多。“来来来,吃点水果吧!”家住苏州市彩香新村的“老苏州”曹奶奶热情地招呼记者品尝她带来的水果。此前,记者在多家KTV看到,这些KTV在走廊的醒目位置均张贴了谢绝自带酒水的告示牌。然而,杨杰透露,这一规定在面对老年顾客时会更加灵活和包容。杨杰说:“虽然KTV普遍规定不允许顾客自带酒水,但对于老年顾客携带茶水、水果等进入包厢的行为,我们基本不会进行制止。”
在KTV工作人员康玉欣的眼中,这群“自带茶水”的老年顾客与其他顾客相比显得格外“省心”。康玉欣向记者透露,尽管工作日下午的包厢预订量常常爆满,但仅需1名工作人员便能轻松应对。到了晚间,工作人员的数量需要增加到3名。老年顾客们一旦进入包厢,便会沉浸于欢唱之中,从中午12点持续欢唱至傍晚时分,然后心满意足地离开。他们几乎不需要额外的服务,只有在话筒电量不足或水壶缺水等情况下,才会需要工作人员的协助。
KTV成老年人“专属舞台”,部分老年人在KTV唱沪剧
在苏州多家KTV内,许多老年顾客分散于不同包厢“一展歌喉”。或深沉醇厚、或婉转悠扬的歌声不断“钻出”门缝,回荡在耳畔。演唱的曲目中,有悠扬淳朴的民歌,还有韵味悠长的戏曲。“我从小就喜欢唱沪剧,喜欢得不得了。”范锦根对记者说。范锦根是苏州市姑苏区老年大学(西校区)沪剧班的一名学员,两年前,范锦根报名了沪剧班,开始进行沪剧学习。今年72岁的陈秋兰也是苏州市姑苏区老年大学(西区)沪剧班的学员。自2014年开始学习沪剧以来,她便组织学员到KTV练习沪剧。“老年大学的学习时间太少了,一周只有一个半小时,我们就想着不如去KTV练歌吧!”陈秋兰说。KTV舒适的环境和良好的音响设备成了他们练习沪剧绝佳的场所。
“因为这家KTV里沪剧曲目比较多,所以我们都会选择在这里唱。”陈秋兰说。在陈秋兰看来,沪剧曲目的丰富程度是选择KTV最重要的因素。陈秋兰专门创建了一个10人左右的微信群,用于组织学员前往KTV唱沪剧。在这个团队里,最年长的成员徐香宝已经81岁高龄。每周二下午,陈秋兰都会提前半小时左右到达KTV,在预定好包厢后将包厢号发到群里。因为参与人数较多,陈秋兰还负责点歌和维持秩序,谁喜欢唱什么歌,一人唱几首,陈秋兰都了然于心。
有KTV推出面向老年人的优惠措施,目的是希望增加人气
在阊胥路这家连锁KTV内,经理杨杰穿梭在各个包厢之间,为老年顾客更换话筒电池、帮助他们点歌。据统计,这家门店每个工作日接待的老年顾客有近百人。不过,老年顾客通常只愿意支付包厢的费用,额外的支出例如果盘、小食、酒水相对较少。“目前KTV并不依赖老年顾客来盈利,但我们还是非常欢迎老年顾客的光临,增加人气,毕竟包间空着也是浪费。”杨杰说。
除了免费供应热水,杨杰所在的KTV还推出了面向老年人的优惠措施,“针对老年顾客,小包厢、中包厢、大包厢只需要支付一个小时的价格就可以欢唱一下午。”杨杰说。以小包厢举例,老年顾客只需要支付38元的费用即可从中午12点唱到下午6点。同时,该KTV还推出了相应的充值优惠,老年顾客可以通过刷会员卡的方式进行消费。今年71岁的吴云宝便和两个好姐妹花费500元合办了一张会员卡,平均下来每个人的花费在160多元。“我们一周来两次,有了这张卡至少可以唱两个月。”吴云宝笑着说。实习生 田嘉艺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毕荣
校对 陶善工
编辑 : 朱亚萍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