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施运河湾公园项目建设前,该地块为苏玻、热电厂、水泥厂等被遗弃的废旧工业厂房和老旧职工宿舍,是城市管理的死角。运河湾公园建设之初,明确了打造运河沿线风光带、保护运河生态功能、挖掘和展现宿迁中运河文化的建设目标。在建设过程中,因地制宜地挖掘和利用原有的生态、历史、文化等资源,用较少的投资提升沿线的生态系统和环境质量,充分体现运河与城市变迁的关系,展现运河沿线的生态文化特色和历史风貌。
公园内运用海绵城市理念,采用乡土树种,合理搭配各类开花、色叶和常绿树种,通过沿河绿道进行串联,借由水岸空间的创造,构建了观樱台、减水坝湿地、靳辅广场、四世同堂群雕、小杨庄码头、运河上的玻璃城等自然生态景观和历史文化广场,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公园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运河现状,最大限度保护运河环境,因地制宜挖掘和利用原有的生态、历史、文化等资源,推进运河生态功能系统恢复和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体现运河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展现运河沿线的文化特色和历史风貌。公园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充分利用乡土树种,合理搭配各类开花、色叶和常绿树种,保证了公园景观三季有花、四季常绿。
运河湾公园还是广大市民休闲健身的乐园,沿河绿道一路畅通,体育运动中心内,建有彩色跑道、儿童沙池、成人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门球场、棋牌天地等运动场所。不管是儿童、老人还是青壮年,来到这里都能找到适宜自己的运动项目。
国家大力倡导全民健身,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的公园就能“锻炼打卡”,乐享绿色幸福生活,是激发人们运动兴趣、推动全民健身的重要助力。
公园积极响应乐享园林要求,开放靳辅广场草坪、苏玻广场草坪,供市民休闲时间开展露营、野餐、放风筝等娱乐活动。接下来将持续丰富公园绿地建设的景观内涵,充分挖掘历史典故、传统文化、地方习俗和民间艺术等元素,因地制宜融入宿迁本土文化和地域特征打造人文景观。同时,结合植物时令开展丰富多彩的花事园事活动,让一园一景成为彰显文化的自然名片,让一老一少在公园绿地内各享其乐。
如今的运河湾公园绿荫满地、花开不断、文化气息浓郁的生态花园,运河之畔,又添一颗绿色生态明珠,一处生态文化旅游新地标。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姜天圣
校对 王菲
编辑 : 严静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