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苏州市政协委员纪文翰:拥抱新业态新场景,提升苏州文化软实力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苏州有独特的江南水乡风情,也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园林、昆曲等,如何在充实和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的同时,用鲜明的人文特色带动城市的繁荣发展?”1月11日,在2025年苏州市两会现场,苏州市政协委员、苏州翰云科灵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纪文翰带来了《关于打造苏州新文化名片,促进新经济形态发展》的提案。

近期,热播电视剧《小巷人家》呈现出苏州街巷的温柔旖旎、静美写意,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纷纷表示想要“沉浸式走一走、看一看、尝一尝江南烟火”。经过调研,纪文翰注意到,目前苏州文化名片类的经济品牌缺少大型IP,很难吸引“回头客”。同时,苏州各板块部分景区景点同质化高,且以各自为主进行推广,无法形成合力。此外,本地品牌与文旅资源整合不够深入,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之间存在诸多差异,缺乏具有苏州特色的创新产品,导致游客在苏州的旅游体验缺乏独特性,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

“苏州2500年的古城遗址是大型文旅沉浸式体验的天然场所,” 纪文翰在提案中建议,一是打造古城演艺IP新名片,演绎两千年东方美学大戏;二是以人才效应带动新经济业态,积极探索适合苏州的文学、影视、音乐等文化产品,将其转化为城市IP,进一步提升苏州的文化软实力。

提案中还建议,扶持和培养一批具有苏州特色的网红,深入挖掘园林、核雕、刺绣等苏州文化元素的内涵,鼓励游客和市民参与新媒体内容的创作与传播,共同打造苏州的数字新名片,为城市发展赋能。

此外,通过品牌与本土文化内容的联动融合,比如,苏式游船与现代茶饮的结合、古典园林与时尚服饰的碰撞等,探索新的联名机会,通过苏州丝绸与国际知名设计师的合作,将苏州元素融入国际时尚潮流,打造更多具有创新性和影响力的城市品牌,成为苏州的文化符号和品牌标识最后,建立政府、企业、高校、媒体等多方参与的合作机制,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协同创新,形成推动苏州城市文化发展的强大合力。

统筹 薛马义

2025年苏州市两会扬子晚报全媒体报道组:周晓青

拍摄:陈金刚

剪辑:李志远

校对 徐珩

编辑 : 郭凤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