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超市便宜不少,非常物超所值!”
5月22日上午11点,苏州市供销合作总社四级调研员严俊、苏州市教育局德育处副处长马守兴、共青团苏州市委员会学少部副部长李俊逸、苏州高铁新城经发局局长张皋和扬子晚报苏州事业部主任薛马义共同启动了“E起买,E起爱”爱心助农线下公益活动暨“致敬·大白”优秀作品展。随后,扬子晚报爱心助农摊位上的苏州地产好物便火热开卖了!
黄金小玉米、王庄西瓜、沙家浜爊鸡……来自于常熟的“海棠铺子”占据了此次爱心助农摊位的黄金位置。“王庄的西瓜又大又甜!”“沙家浜的爊鸡又大又香!”扬子晚报“小小爱心售货员”已经早早地到达现场,在摊位前大声吆喝起来!
据了解,常熟市委组织部按照“党组织搭台、党组织推荐、党组织把关”的模式,“线上+线下”多点发力,探索市场化运营模式。线上,升级“海棠铺子”微信小程序,开发“海棠铺子”2.0版电商平台,广泛发动各级党组织推荐,扩充小程序原有“海棠优品”及常熟农商行“浓浓乡品”产品资源,上架本地农副产品、特色文化产品、人才企业产品、旅游产品、非遗产品及外省市扶贫产品等近6800余种。此次到现场进行售卖的仅是其中几种。
除了“海棠铺子”的,现场还有当季不可不尝的苏州东山、西山枇杷!在活动的启动仪式上,吴中西山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管委会农村工作局局长郑志勤对西山枇杷进行了推介,他说:“今年西山青种枇杷属于小年份,总产量预计在7000吨左右。开春疏果后,基本无冻害天气出现,后期光照充足,气温平衡,十分有利于养分的积累。因此今年的枇杷果实品质比优于去年。心动不如行动,错过要等一年。让我们一起相约金庭镇太湖西山生态岛,品尝青种枇杷美味!”
家庭实惠装的白玉枇杷89元/5斤,普通包装的东山枇杷特级果150元/5斤,黄瓜蔬菜包10元/包……分量很足,价格很美,这些地产好物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人流前来咨询、采购。“早上从微信朋友圈看到有朋友转发今天的爱心助农活动,就打算来商场吃饭,刚好也支持一下果农们!”来自张家港的侯女士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她今天在爱心摊位上购买了两杯西瓜汁和一大盒番茄。“西瓜汁味道很甜,番茄也很新鲜,价格比超市还便宜不少,非常物超所值!”
“太好啦!这次活动真的帮了我们大忙!”
5月22日早上7点未到,苏州吴中西山的果农秦月东就从西山出发,为活动现场带来了不同型号的枇杷共80盒。5月20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曾报道了苏州中学园区校组团求助的新闻:由于疫情原因,学校工作人员都接受闭环管理,其中,一位高三数学老师秦老师是吴中西山人,家里都有大批枇杷愁销路。而来现场送货的秦月东,正是秦老师的家人。
据了解,自高三开学以来,秦老师一直处于学校的闭环管理之中,其妻子也是一位高中老师,每天都要给学生们上网课。“我们家今年预计有2000余斤的枇杷,主要是由我的父母在种植。目前,他们都七十余岁了,枇杷采摘有些力不从心。”秦老师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父母两人采用的是最原始的采摘方法,拿一个梯子,架在枇杷树上进行采摘,然后再抱着梯子去下一棵树上采摘。从天亮开始采摘到天黑,一共只能采摘200斤左右的枇杷。”
采摘才是开始,销售出去更大的问题的所在。秦老师说,父母俩人每天都忙着采摘新鲜的枇杷,却不知道如何销售,也不知道怎么邮寄快递。考虑到这一情况,在当天的活动上,扬子晚报特地给了秦老师家的枇杷一个摊位。来现场送货的秦月东告诉记者,枇杷分为两个品种,分别为白玉和青种,其中白玉枇杷个头小,口感甜,青种枇杷个头普遍大,口感酸甜适中,不同口味的枇杷爱好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白玉或者青种枇杷。
“助农不仅仅是看一天的农产品销量,更是要看长远影响。”
记者观察,昆山市时味田居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摊位的生意是最火爆的。昆山市周庄镇团委副书记、昆山市乡村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昆山市时味田居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松量表示:“我们今天摊位上售卖的产品,全部都是凌晨三点开始采摘,保证新鲜和品质。再加上,价格又便宜,自然就很有优势!”
昆山市时味田居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所在的基地原本是一块荒地。2021年7月,周庄镇党委的书记指着这块荒地说:“青年在农业大有作为!”于是,荒地才开始“改头换面”。由于荒地多年未垦,土地营养不够,刚开始种什么死什么。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王松量的团队分头去超市,一家一家收过期奶粉;去农村,问老百姓要鸡粪,收豆渣。经过不断努力和尝试,今年年初,种下去的黄瓜,辣椒、茄子、土豆终于逐渐生长、成熟。疫情期间,昆山市时味田居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更是发挥国企担当,将菜品选购“搬到”线上,“半个月的时间,我们把周庄镇的黄瓜从8块调到2块,土豆从5块调到2块,茄子从9块调到6块。一个半月时间,我们共保供黄瓜35000公斤、土豆10000公斤、茄子4000公斤,服务群众11326人次。”
得知扬子晚报要办爱心助农线下公益活动,王松量第一时间表示:“要参加!”对于基地农产品的品质,王松量是拍着胸脯保证:“我们是国企,对品质的把控是非常严格的!无论是种子选择,还是日常管理,我们都是高标准、严要求。”
“助农不仅仅是看一天的农产品销量,更是要看长远影响。”王松量表示,农业要发展,乡村要振兴,离不开年轻人。但是,现在种地的年轻人很少,这个现象是需要一代一代去改变的。通过这个活动,希望小朋友们可以多多的观察这些农作物,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从而了解对农业产生兴趣。
2022年度《扬子晚报》小记者火热招募中!
扬子晚报小记者团,隶属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下属——扬子晚报。
《扬子晚报》为江苏省级报刊,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晚报、都市报,其融媒体的影响力指数稳居江苏第一,全国前十。
扬子晚报小记者团,历经十多年发展,已成为江苏省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生社会实践团体。扬子晚报为了把优秀的你展现给万千读者,特面向苏州市中、小学生征集“扬子晚报小记者”。只要你爱写作、敢说敢写、有文学创作的激情,就欢迎你加入我们,和报社大记者一样,在报纸上发表你的习作!
小记者VIP会员
VIP会员年费:880元/年
可享受VIP会员福利
1、全年在扬子晚报小记者周刊及相关平台上发表作文、书法、摄影作品等1-3次;
2、小记者记者证;
3、小记者装备(帽子、马甲、背包、笔记本、笔);
4、优先免费参加小记者社会实践活动不少于3次;
5、优先推荐参加扬子晚报各类作文大赛及其他赛事;
6、每位学员每年可参加2次免费大咖课程,课程内容涉及:文学、摄影、天文地理、学习方法、家庭教育等。
咨询电话
18112620598(全天,微信同号)
18136966722(全天,微信同号)
报名、投稿方式
关注“扬子苏州教育”微信公众号-点击公众号主页下方菜单栏“活动报名”-进入“小记者招募”“投稿方式”-根据提示填写相关信息,提交缴费即可。具体操作如下:
“活动报名”菜单栏
“小记者招募”“投稿方式”
其他
1、在报名录取30日内,可无理由选择退团,报社将全额退费(若小记者证已制作,则扣除20元工本费);
2、在报名录取30日后,报社不予办理退费;
3、如发生小记者转学、生病等不可抗因素,报社可酌情安排办理退团。根据实际入团时间,按照每月100元费用扣除,无论是否参加过活动或者投稿,家长需携带小记者证以及当初领取的小记者装备到报社办理退团手续。
期待您的加入!
统筹策划 薛马义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於苏云 黄玉琴 视频 张添翼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严静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