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街头井然有序
记者在扬州市区兴城东路与扬子江中路交叉口的潘桥岗路口看见,人行道上的红灯亮起时,一位女士一边低头打着电话,一边慢悠悠地走在人行过街斑马线上,稍后机动车道上已经是放行绿灯,一些机动车只得等这位女士过去后再通行。“这位市民,刚才红灯都已经亮了,你怎么不遵守交通法规?”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三大队大队长凌华杰对其严厉批评,该女士称自己刚才低头接电话,无意间误闯了红灯。随后凌华杰对其开展警示教育:“过马路时不要做‘低头族’,应当集中注意力,观察路口情况,严格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
据了解,安装于潘桥岗路口的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抓拍系统,会将类似的闯红灯违法乱象记录下来,几日内将通知违法行为当事人接受处理。凌华杰告诉记者,目前潘桥岗、西站岗、文昌岗等市区人流、车流量较大的交通路口均配备了监控探头,即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抓拍系统。根据规定,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若违反相关道路通行规定的,应处警告或五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
在苏北医院附近的南通西路上,一辆外卖小哥电动车因无视红绿灯被现场执勤民警拦下,外卖小哥委屈地说:“对不起,订单派送急,实在是没有办法,闯了红灯”、“是生命重要,还是送餐重要?”民警对这名男子进行了批评教育并依法予以处罚。男子承认错误,并接受处罚。“骑电动车的人闯红灯、横穿马路,影响大家的出行安全。”凌华杰介绍,行人将自身安全寄托于过往正常通行的机动车能够及时避让,但由于车辆行驶惯性、反应不及等原因,极易诱发人车相撞的交通事故。
记者了解到,2019年6月1日起,扬州市区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抓拍人脸识别曝光系统正式启动,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红灯现象越来越少。“不文明行为曝光屏,起到震慑作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有关负责人表示,系统启用以来,违法行为逐年下降,取得了良好成效。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6月至2022年12月,市区共查处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违法行为82579起,其中2019年6月至12月共查处15438起,2020年共查处30708起,2021年共查处26862起,2022年共查处9571起。
市公安交警部门表示,一些人或许觉得非机动车和行人闯红灯没关系,也没有什么违法成本,殊不知闯红灯既要承担交通风险,还将被依法处罚。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会增加路口交通冲突,增大事故发生几率,危害极大。
校对 徐珩
编辑 : 邱妙泉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