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无锡宜兴丁埂遗址现虎纹刻符石钺 对研究太湖西岸良渚文化社会复杂化进程具有重大学术意义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据新华社南京4月1日电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丁埂遗址发现一块极为罕见的两面刻有虎纹、卷云纹和飞鸟纹的良渚文化时期的石钺(如图)。

这是记者从4月1日召开的丁埂遗址考古现场专家咨询会上了解到的。与会的16名来自国内多个考古研究机构以及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考古专家均表示,这是他们第一次看到刻有这种虎纹图案的石钺,认为这一石钺或是一种权力象征,对研究太湖西岸良渚文化社会复杂化进程具有重大学术意义。

丁埂遗址位于宜兴市周铁镇东北部,紧邻太湖西北岸,是太湖西岸首次发现的滨湖濒水型良渚文化规模聚落遗址。2022年8月,经批准由无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中1800平方米进行发掘,今年3月初发掘工作完成并验收。

虎纹刻符石钺是此次发掘最为重要的发现。记者现场看到,石钺两面图案相似,一面上层为虎纹,中间是卷云纹,下层为飞鸟纹;另一面上层为飞鸟纹,中间为虎纹,下层为卷云纹。

与会专家表示,这一石钺形制是典型良渚文化石钺,鸟纹、卷云纹过往都有发现,但这种虎纹极为罕见。石钺发现于祭祀高台之上,有破损痕迹,应是使用过,但又不是经常使用,推测可能是某种权力象征,认为这一刻符石钺的发现对于研究良渚文明的精神文化、崇拜信仰以及美术史提供了新的材料。

编辑 : 邱妙泉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