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扬子晚报“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苏州微故事”融媒体报道组来到了昆山市花桥高级中学,与江苏省特级教师、姑苏教育领军人才季成伟校长进行了面对面访谈。季成伟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在教育上亦是如此,花桥高中的办学实践既是顺应昆山百姓求学需求的主动选择,还是适应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路径转变的使命担当,更是践行新时代全体昆山人民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无论学生的发展路径和层次如何,都是昆山市花桥高级中学的学生;无论每个人后续生涯的可能性如何,都是国家的劳动者。让每一位孩子,发掘出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和空间,成为最好的自己,这是学校的责任,也是教育工作努力的方向。”
“大胆创新给机会,放手信任给舞台”
“昆山市花桥高级中学创办仅仅三年,是一所非常年轻的学校。学校年轻,带来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教师队伍年轻。”季成伟介绍,目前学校在岗在编教师共181人,其中有170人是近三年毕业的,平均教龄只有2.1年。
“将年轻的教师队伍培养成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中坚力量,不能仅靠一腔热血,更要拿出务实高效的举措!”季成伟说。
“在昆山市教育局的全程关心和全力支持下,昆山市花桥高级中学与昆山市内其他高中学校‘柔性结队’,组成了校外导师团队。”来自昆山市“头部”高中的优秀导师团队每周都会到昆山市花桥高级中学,开展听课备课、教学研讨、教材分析等活动,“不仅研讨,还会借班上课,为我们年轻的教师做出示范。”
不仅如此,昆山市花桥高级中学还和年轻教师的毕业高校合作,让年轻教师得以教学者的身份、实践者的视角继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从而更好的学以致用。“比如,我们选派了老师参加清华大学的培训,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的教师来对老师进行辅导,让年轻老师在走上岗位后依然能够获得母校的知识和力量。”
季成伟强调,光借外力是不够的,老师必须有内在发展动力。“因此,我们还要‘搭平台、压担子’,激发教师积极性。”
“全员成长导师”就是“搭平台”的抓手之一。“通过双向选择,1名老师带15名左右的学生,组成成长小伙伴团队。这个团队可以通过个别交流、团队协作、项目驱动、家校互动等多种途径,实现了思想引导、学习辅导、心理疏导、生涯指导四大功能一体。”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在昆山市花桥高级中学,有六名体育老师、一名音乐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积极探索非文化学科担任班主任工作新路径、新模式和新优势,这在其他学校是非常少见的,在三年的教育实践中得到了学生的肯定、家长的欢迎。对此,季成伟表示:“我们大胆创新给机会、放手信任给舞台、好中选优选苗子!”
三年来,年轻教师队伍的培养也结出了硕果。就在去年,昆山市花桥高级中学郑雨昕老师,获得了江苏省音乐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花高的老师们有十多位市级课题主持人,另外还有十多名工作两三年老师已经走上中层行政管理岗位,这在其他学校的同龄教师中很难具有的机会,当然他们也比其他学校同龄的老师也付出了更多努力,经历了更多的磨炼。”季成伟说。
“健康的心理将会治愈学生的一生”
“心理健康教育对人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往往伴随人的一生。健康的心理也将会治愈学生的一生。”值得一提的是,季成伟校长也是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校外硕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实践指导师,采访中,有着十多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经历的季成伟,多次强调心理教育的重要性。
“老师的心理健康,最终会在学生身上反馈出来”季成伟说,新建学校新老师多,而新老师的心理建设相对于成熟学校而言,既是一个新课题也是一个新难题。在教师队伍心理健康辅导方面,学校拿出了扎扎实实的办法,2021年的暑假,学校通过市校合作的项目对昆山全市普通高中近150多名新入职的教师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培训,得到了领导和老师们的肯定。
在学校明德楼主楼的四楼,记者看到,傍晚时分,几位老师正在动感单车上挥汗如雨。在他们身后近百平方米的空间内,还有乒乓球桌、投影仪、休闲椅等设施。季成伟说:“授课之余,老师们可以过来运动休闲一下,从而可以有效减轻心理压力。”
婴儿床、哺乳躺椅、“花宝宝”照片墙……校园里的“妈妈驿站”既实用又温馨。昆山市花桥高级中学还根据适婚适育女教师多的现实情况,创造性地设立了妈妈驿站,帮助女性教师处理心理上的和现实中的矛盾。季成伟说:“我们已经有四个‘花宝宝’了!家属可以带着宝宝在里面休息,当了妈妈的老师下课后走两步就能来哺乳,不必再面临工作和母爱的心理矛盾。”
透过心理辅导室的窗,记者看到,心理老师跟学生坐在沙发上,氛围很像闺蜜俩在聊天。在心理辅导室隔壁,记者还看到了解压沙盘和各种心理分析的小物件。“我们现在有两位专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老师,今年还要再引进一位,构建起能协作、能科研的心理健康教师团队。学校今年为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提供4名研究生实习岗位,经过系统培训的兼职心理教师10多名。这在其他学校也比较少见。”季成伟介绍,学校多措并举,通过团体辅导、问卷调查、教师观察和学生自诉相结合的方式,观测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并展开集体的和有针对性的个体辅导。
季成伟介绍,学校目前在三个年级分别开始了常态化的心理团辅课,在高一二年级常态化心理团辅课的基础上,积极实践高三年级一周一节的心理团辅课的教学,探索积极心理与艺术体验融合、融通课程,初步构建“美心”心理课程特色。
“为学生搭建‘立交桥’式的升学通道”
2021年8月,昆山市花桥高级中学成功获批苏州市“基于文化自信的多语种协同育人”课程基地,成为苏州市唯一一所在办学第一年里成功立项的课程基地学校。季成伟说,希望通过“多语种教学”这一办学特色,为学生搭建“立交桥”式的升学通道,学校目前开设了英语、日语、俄语和德语四门外国语。
“对于想要选择其他语种参加高考的同学,学校也开设了以确立高考目标、提升高考能力为导向的多语种课程,专门聘请专业机构的语言老师来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系统化培训。”季成伟说。
学校多语种教学不仅为不同学情的学生提供了更多样、更适合的学习和生涯发展道路,还为学生提供另外一个了解世界的窗口。
在学生活动中心,记者看到了中英双语之外,用日语、法语、俄语、德语写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书橱上还摆放着六种语言的《共产党宣言》与《论语》。正值大课间,有三三两两的学生翻阅书籍,还有几人围聚在一起用多语种交谈着。
据季成伟介绍,学校组建了多语种社团,为高一高二年级打造了语言类、艺术类和专题融合三大校本社团课程,借助英语专业教师的第二外语,为拓宽学生视野、增进跨文化理解提供了资源。
“学生们可以通过其他语种了解了世界文化,还可以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智慧。”季成伟说。
千平方米党建阵地,助力高位发展
在学校明德主楼顶楼,有个近一千多平方米的党建阵地,一幅幅红色画卷完整展现了党的百年奋斗光辉历程。季成伟表示:“学校办学伊始就高度重视党建工作。”据了解,学校目前共有党员95人,平均年龄28岁。
“我们的党建阵地叫‘三心’主题教育馆,‘三心’是不忘初心,守住文心,师以匠心。教育馆真正实现和满足了党员学习、支部活动、新教师入职、校史学习等多公功能需求。”
在如此浓郁的党建氛围中,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被充分激发出来了。“学校党组织积极创新,拿出了很多‘自选动作’,比如各备课组党小组构建、春考辅导党小组攻坚。这些都有力推动了学校的高位发展和质量提升。”
“除了为党员活动提供阵地,教育馆还给学生校本课程、历史课程、思政课程的学习,提供了最生动的素材。”季成伟说。
说着,季成伟向记者展示《建党一百周年》宣传片,他自豪地介绍:“这是我们学生自己拍摄,自己配音的。摄制过程中,学生们提升语言能力的同时,对党的历史,也有了深入的认知了解。”
“让每个孩子发掘出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是学校的责任”
在教学楼中间的小广场上,高考倒计时装置上的数字时刻在变化。季成伟表示:“今年,我们首届高三学生就要踏上高考考场了。”
对于今年高考,季成伟表示,还是值得期待的。“高一进校时成绩排名第一的学生,在昆山市排4000名左右。但是,到了高三,在昆山一模考试中,在全市的文科前五百名中,我们学校可以稳定占有十个以上的名额,在全市的理科前一千名中,也可以占十个以上的名额,我们也期待在三十多天后的高考中,学校首届高三能够交出一份学生满意、家长认可的答卷,完成好人民和时代给学校的考题。”
“除了普通高考,职业教育的升学通道,我们也非常重视。截至四月底,学校已经有两百多个学生提前录取了高职院校。”季成伟介绍,首届高三高职院校提前招生录取率达到95%左右。
这个数据也是来之不易的。从去年9月,学校便开始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梳理多种可能性。“我们还会通过往年的高考分数线、报录比等数据,为学生和家长分析可能面临的情况,帮助他们做出判断。”
此外,学校还和省内十多所优质头部高职院校进行合作,为花高学子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涯发展提供资源和创造可能。“我们会举办讲座介绍高职院校情况,邀请学生和家长组团参观高职院校。对于确定报考高职院校的学生,则针对校考要求,对学生集中展开辅导。”
“无论学生的发展路径和层次如何,都是昆山市花桥高级中学的学生;无论每个人后续生涯的可能性如何,都是国家的劳动者。让每个孩子,发掘出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成为最好的自己,这是学校的责任,也是教育工作努力的方向。”季成伟说。
【统筹策划】 薛马义
【采访摄制】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於苏云
通讯员 周明演 实习生 翁嘉伟 卢苗苗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郭凤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