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将陆续在全市31.4万家小型场所单位配备专兼职安全员
百万安全员将上岗
小型场所单位是城市安全治理的“最小单元”,也是火灾等安全事故的易发多发区域。为压实小型场所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南京市安委办、市应急管理局根据《安全生产法》和《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关于生产经营单位配备专兼职安全员的有关规定,在前期栖霞区仙林街道试点的基础上,全面部署推动全市31.4万家小型场所单位配备安全员。
“我们要求小型场所单位遴选具有一定安全应急知识能力的从业人员担任专兼职安全员,根据类型和规模组建不同数量的安全员队伍,安全员总量预计将达百万人。”南京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他们将通过统一为安全员配发红臂章,增强安全员的责任意识,并通过安全员常态化巡查检查、宣传提醒,带动更多人关注安全、重视安全,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安全文化氛围。
每日“打卡”防隐患
为有效发挥安全员的作用,南京市应急管理局深入分析小型场所单位事故发生规律特点,从关键环节、重点隐患入手,提醒安全员每天下班前做到“三关三查”。“三关”是指关水、关电、关气,“三查”是指查易燃易爆物质存放情况、查经营场所是否住人、查电动车是否违规充电及停放。
为方便安全员落实“三关三查”要求,南京市应急管理局在前期开展城市风险源普查辨识建档组网、推出中小型场所单位“一家一码”基础上,最新开发了“安全每日打卡”功能,安全员通过手机扫描场所“二维码”进入“安全每日打卡”,就可以轻松完成安全自查。
公益培训“充电”赋能
小型场所的安全问题主要有哪些?灭火器如何使用?应急疏散逃生有什么讲究?……南京市应急管理局还通过组织小型场所(单位)应急处置公益培训,进一步提升小型场所单位业主和安全员的安全意识、风险辨识能力,以及紧急避险、应急处置水平。
扬子晚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为破解小型场所单位安全管理难题,南京从去年起将小型场所单位应急处置公益培训纳入民生实事,每年组织社会力量,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应急培训,累计培训22场次,覆盖33.6万人次。南京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把提升安全员巡查检查和应急处置能力,作为今年小型场所单位应急处置公益培训的重要目标,进一步丰富培训内容、强化实操训练。 通讯员 李鸿雁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薛玲
校对 陶善工
编辑 : 朱亚萍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