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紫牛头条·非遗过佳节】哇,好香的月饼!宜兴药香传承人复刻宋代香饼贺中秋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还记得那位复刻《甄嬛传》中的“鹅梨帐中香”而登上热搜的顾小思吗?她是宜兴市级的非遗药香传承人,同时也是一位宣传药香文化的视频博主,在她的视频里,往往穿一身汉服娴静优雅地坐在制香台边,选取各类香料精心加工,宛如古装剧里走出来的美丽女子。近日,在中秋佳节到来之际,顾小思复刻了宋代的伴月香饼,手工制作了一款只能闻不能吃的“月饼”。

顾小思告诉记者,宋代文学家徐铉曾制作了一款伴赏月时用的香,取名为“伴月香”。顾小思便以此为启发,在中秋佳节即将到来之际,复刻了一款宋代独有的伴月香饼。

伴月香饼

顾小思介绍到,香饼的制作用到了干桂花、沉香、檀香、绛真香、龙脑、苏合油、山泉水和炼蜜。“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先将桂花晾干并研磨成粉,混合几种香粉,加入少量山泉水混合,加入适量炼蜜反复揉捏捶打成香泥。模具刷油,将香泥压入模具成型。”

顾小思表示,香饼和月饼长相极为相似,虽然不像月饼一样可以食用,但是却可以持久留香,甚至可以放置到下一个中秋节。顾小思告诉记者,古人喜好在中秋节闻香赏月,所以才有了伴月香饼;除此之外,古人还会在中秋节祭月,在庭院设立香案摆放贡品,燃烛焚香拜月许愿,古人把这样的习俗称为“熏月”。

据此前报道,顾小思今年32岁,江苏宜兴人,是一名海归,本科就读于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她毕业后就职于一家中国500强企业从事品牌管理工作,同时也是一位汉服达人,出版了多部汉服科普书籍,因此而迷上了古代的药香,2019年,机缘巧合下,顾小思结识了一位精通手工药香制作技艺的非遗老师,开始跟着她在业余时间学习制作药香。“研究下来才知道古人用的香妆属于药香一类。”

顾小思

后来她辞去高薪工作专门研究药香,并拍视频记录复杂的制作过程。2020年,她复刻了《甄嬛传》中的“鹅梨帐中香”登上热搜,当时有网友夸赞创意很不错,也有网友认为,她复刻用的材料不对,还为此引发了些许争议。2021年,她成功将药香申请为宜兴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宜兴市手工药香制作技艺的非遗传承人。

顾小思表示,全国很多地方比如北京、重庆和杭州等地都已经将药香申请成非遗了。“每个地方传承的谱系和体系不一样,表达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像上海那边非遗的特色是打香篆,像无锡这边申请的叫手工药香,含有中药炮制的成分,为此我还特地学习中药知识。”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她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觉得古代的匠人精神,古人的智慧和审美,都是非常宝贵的,需要我们用更适应时代的方式去传承。”

(图片、视频来源:受访者提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韶达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潘政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