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运河城市小学“教育联合体”在大运河原点城市扬州广陵成立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活动现场

10月12日,运河城市小学“教育联合体”成立仪式暨“2023运河文化进校园”运河城市小学校长论坛活动,在扬州广陵举行。该活动由广陵区教育体育局、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大运河传媒主办。以运河为纽带,串联起运河沿岸城市的文化之美;以运河为舞台,展现出运河城市教育人的别样风采。来自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等省市运河城市学校负责人、教育专家参加活动。

参加人员

WCCO荣誉秘书长、WCCO国际交流专委会主任邓清致辞说,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扬州,之所以能成为令人神往的名城,与大运河密不可分。扬州是大运河原点城市,大运河申遗牵头城市。运河与扬州不仅仅是地理名词,更是一种记忆、一种情怀,深深烙进了人们心里。与运河同生共长的扬州是无数人的梦里水乡、文化家园。如何让运河文化不断予以“传承、弘扬、创新”,让运河文化教育影响运河城市孩子们一生,是当今教育的主题之一。教育不仅仅是传授已有的程序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唤醒运河城市孩子们的归属感、生命感、价值感,将他们的文化感受诱导出来,文化自信引导出来,创新力量激发出来。运河城市的孩子们如果能在运河文化传承中得到品性形成的启蒙,在弘扬中得到终身受益的启发,在创新中得到自我价值的启迪,那么他们必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必将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主旨推介

广陵区副区长仲子午表示,广陵作为“好地方”扬州的古城区、核心区,既承载着扬州精华文脉的积淀,又肩负着传承运河文化的使命担当。近年来,广陵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改革,实施集团化办学“十大行动”,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效发展;“三名”工程驱动教师成长,全面打造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等高素质教师队伍;新改扩建一批高品质、高水平校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受益面和覆盖面,为学生“上好学”打下坚实基础,全力擦亮“育在广陵”教育品牌。为赓续运河文化和教育深度融合,成立运河城市小学“教育联合体”,希望以运河为媒介,让两岸学子感受扬州千年运河的文化魅力;以运河为舞台,充分展示运河学校独具风格的办学特色;以运河为桥梁,串联起运河城市学校文化交流和友谊往来。

成立仪式

“我来自京杭大运河的最南端、也是第19届亚洲运动会的举办地杭州。我所在的学校是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是国内唯一的以运河标志性建筑来命名的学校,创建于1910年。学校因为杭州亚运会吉祥物‘宸宸’和开幕式上裸眼3D拱宸桥的亮相,受到更多关注,再振了声名。”浙江省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教育集团郁明作为教联体成员校代表发言说,二十年的运河文化探究,学校收获颇丰,体会最深刻的就是运河文明、运河精神在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身上积蓄、内化、绽放。运河城市小学“教育联合体”正式成立,这是所有运河沿岸城市小学的幸事,“从此,我们有了一个以千里运河为物理纽带,以运河文化为精神维系,以学校教育为独特个性的联合体组织。我代表运河沿岸所有的城市小学表态:一定珍惜难得机遇,全力支持联合体工作,以我们个性鲜明、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运河文化研究为联合体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今后,我们可以在运河研究上共同发力;优质的课程资源,可以相互借鉴学习;崭新的研究成果,可以相互推广与共享。”

孩子们现场表演

活动现场,承办单位扬州市育才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总校长李菊梅,进行了“共享运河文化 厚植教育情怀”——运河文化进校园主题推介,介绍了集团的办学特色和取得成果。

通讯员 运传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郭凤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