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泰国、越南、尼泊尔等国家和地区的媒体记者先后前往太仓港、郑和公园以及郑和纪念馆,了解太仓的前世今生,感受太仓蓬勃向上的发展动力。
在太仓海通物流基地,该基地工作人员介绍,专业汽车滚装码头目前在太仓港区、上海外高桥港区、上海临港港区,港区面积分别为105万平方米、110万平方米、58万平方米。预计2026年全面建成后,海通“两港三地”港区面积312万平方米。
“治污,节能、护岸、增绿”是该码头的科技特色和环保亮点。目前新能源车出口已在该码头占比60%—70%,今年8—10月是出口电动车的高峰期。
太仓是一座沿江、临沪、近海的港口城市,因春秋时期吴王在此设立粮仓而得名,是郑和七下西洋起锚地、江南丝竹发源地、娄东文化发祥地。
外国媒体记者首先来到位于长江入海口南岸的太仓港。港口地处长江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交汇处,拥有38.8公里黄金岸线、-12.5米深水航道。太仓港集装箱四期码头是长江流域首个堆场自动化码头,2022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800万标箱,连续13年位居长江第一,稳居全国第8位、全球第25位。太仓港航线直达近洋日本、韩国、俄罗斯、泰国、越南、斯里兰卡等国家的30余个主要港口,直达长江27个主要港口、内河23个重点港口,实现沿海主要港口全覆盖,是长江沿线航线数量最多、密度最大、覆盖最广的港口,太仓港强大的吞吐能力让外媒朋友们赞叹不已。
600多年前,郑和船队从江苏太仓出发驶往东南亚,如今来自越南、泰国的外媒记者对现代化集装箱码头和“一带一路”倡议非常赞叹和支持。来自越南的记者秋水(Tôi là phamthuy)表示,第一次来到太仓,对太仓现代化码头的壮阔和未来无限美好的前景感到振奋。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严静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