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张家港冶金工业园(锦丰镇)建设村:“股长”来助力 ,“荒地”变“菜地”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原先,这里是一块空地,很多村民就把生活垃圾、杂草等堆在上面,特别脏,一到夏天,臭味熏天。后来,经过统一规划,‘荒地’变成了‘菜园’,我们吃上了自己种的菜!”建设村村民黄友芬一边忙着采摘一边赞叹道。

今年以来,张家港市锦丰镇建设村党委充分发挥海棠先锋股长的作用,广泛激发群众参与热情,以点连线、以线扩面,将“荒地”变为“菜园”,实现了群众期待和代表参与的同频共振,用“民主之笔”描绘出一幅基层治理和谐画卷。

在前期广泛听取群众呼声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锦丰镇建设村海棠先锋股长陆汉成召集村内党员、群众、村民代表共同商议欢乐田园的打造工作。有村民代表提出:“开垦荒地成菜园很有必要,不仅解决了环境问题,还提升群众幸福感。但是,必须合理划分菜园面积,提前建立好制度,对菜园内可种植的蔬菜瓜果品种列出清单,真正帮助老百姓实现四季有果蔬。”陆汉成对会上群众所提的意见建议进行认真梳理后,一一整理提交至“股长议事会”讨论。最终决定将原本荒废的土地规划成40余亩的小菜园,并将其划分成19个微菜园,满足19户村民种植需求。

通过改造,村民原先家门口附近的杂草没了、乱丢乱放现象没了,取而代之的是长势喜人的蔬菜、饭后休闲的步道、方方正正的围栏,被村民亲切称为“欢乐田园”。村党委副书记陈双表示,要“加盟”欢乐田园可不简单,必须得是遵守村规民约、垃圾分类准确、居住房屋无消防安全隐患、出租房屋人员信息登记完整、房前屋后无乱搭乱建、不私自占用公共区域和绿化带的村民,才可向村委会提出在微菜园种植的申请。

现如今,走进张家港市冶金园(锦丰镇)建设村,平整的田间小道两侧,是一垄垄整洁有序的菜畦,成排的农房粉墙黛瓦,彩虹小桥点缀其间,一幅生态田园写意画映入眼帘,“荒地”变“菜园”,几字之差,却是锦丰镇建设村展示美丽乡村新风貌走出的一步好棋。初露新颜的“欢乐田园”既美化了环境,又向社会展示了农村的全新面貌,受到了众多村民的青睐和认可。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玉琴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严静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