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团圆的味道|没有“野鸡”的“野鸡丝”,是南通独有的年味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南通人过年,除了必备的虎皮肉、肉丸子、爆鱼、鱼丸等 " 硬菜 ",不少人家都会专门做一道特别的年菜——野鸡丝。

“野鸡丝”里没有野鸡,只有三种原料:甜包瓜、生姜和精肉。买起来不费事,切起来极为考验耐心,爽口小菜,吃的就是刀功。甜包瓜买回来之后,先要对剖刮籽,洗干净切长段,再慢慢片,切成细丝,生姜和精肉也是一样。

“野鸡丝”在常温中不易保存,冬天是个例外。于是,一进入腊月,南通人做“野鸡丝”的心思便开始集中发动。自信于刀工的老食客,食材一买就是十斤,回家慢条斯理切成丝,又或者炒好了再送人。姜丝切得特别细,是和“考试成绩特别好”一样,能被写进简历里狠狠夸赞的荣耀。要是谁提着一兜切好的生姜或是甜包瓜送你,“过年了,回去炒个‘野鸡丝’呗!”别瞧不上,这可是南通人春节里人情往来的最高礼仪。

“野鸡丝”是道非常挑剔的菜,切费工夫,炒讲究火候。切好的肉丝、姜丝和甜包瓜丝需要分别炒一下,然后才是集中下锅,加作料酒、糖、味精、醋,众多食材和调料在锅里一起“打个滚”,就能上桌了。第一次吃的人,估计没办法明白讲出“野鸡丝”到底什么味,脑子里只剩下了两个字:好吃。但对于土生土长的南通人来说,甜嫩鲜脆的味道,走得再远都忘不掉。

严格意义上,“野鸡丝”算是酱菜,适合配上清粥一起吃,但在南通人的概念里,春节里团聚吃饭,“野鸡丝”是有资格上桌的。招待亲戚朋友的菜肴里,忽然冒出这么一道“咸小菜”,乍一看有点“大不敬”,但对于真正会吃的南通“吃角”来说,却能收获一瞬间的大满足:这是真正拿你当自己人在招待啊!

当然,现在的南通菜场里,也有了“野鸡丝”加工服务,帮你切好,又或者全程直接机器代劳。嫌烦的就去买,但刀工里的心思,花再多的钱也买不到。

春节放假到家,我也吃上“野鸡丝”了。空口两筷子下去,才想起来要拍。寻思着让妈妈再炒一锅摆拍条视频,妈妈一口拒绝:谁跟你年三十还慢慢切生姜和肉,当然是炒好等你一回来就吃啊!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校对 陶善工

编辑 : 郭凤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