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这碗粥,声称“无糖”食品,却高出“无糖标准”14倍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扬子晚报网4月12日讯(通讯员 潘其兵 记者 朱鼎兆)号称是无糖食品,但是营养成分表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却高达7克,远超无糖标准的14倍。近日,淮安市淮阴区市场监管局长江路分局接多起投诉举报,反映其购买的“无糖小米粥”等食品,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

接到投诉后,该局执法员立刻展开调查,发现这些食品,要么在其产品包装标签上显著标注“无糖”,要么在互联网销售平台商品展示页上声称“无糖”,而事实上这些食品标签营养成分表中显示的营养成分碳水化合物(糖)含量均超过声称“无糖”规定限值,实质“有糖”,构成虚假标注或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

根据《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要求,声称无糖或不含糖食品,其每100克固体或100毫升液体中碳水化合物(糖)含量应小于等于0.5克,否则不得声称。比如消费者投诉的某品牌的小米粥声称“无糖”,但其营养成分表中显示的每100毫升食品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却高达7克,远超无糖标准的14倍。

据执法人员介绍,面对众多无糖食品的需求者(比如糖尿病患者或肥胖人群),不少商家偷换概念玩文字游戏,误导消费者,把未添加蔗糖、糖精等糖物质的食品误称为“无糖”食品,而国家标准中的所谓“糖”是指“糖类”营养成分,未添加实体糖物质,并不代表“无”糖营养成分。

声称“无糖”食品,却高出“无糖标准”14倍

执法人员提醒消费者,无论是在实体店还是在网络平台购买无糖食品,一定要查看食品标签上的营养成分表,看其中的碳水化合物(糖)含量是否低于0.5克。同时也正告食品生产经营者,不要偷换概念,虚假标注或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否则,必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之中。

校对 徐珩

编辑 : 郭凤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