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摄
“南京江心洲长江大桥的三座桥墩在某一个角度上,从视觉上‘合三为一’,看起来就像一根,而将它们连起来需要一个特定的角度,同时太阳也需要从这个轴线远端落下,这样的机会一年只有两天,还可能受到阴雨影响。”一路告诉记者,通过他的计算,今年的第一次将在本月下旬,21日前后发生,另一次则将在7月发生。从一路展示的模拟软件上,记者看到,太阳并非垂直于地面落下,而是斜着划过桥墩上方,所以时机的把握必须分毫不差。“当然,差不多的角度也有很多人拍,也有把三座桥墩都拍摄出来的,都是不一样的效果。但是需要精准的在一条线上,窗口期很短,前一天或者后一天都会有些许偏差。”一路说。
一路 摄
在上海工作的一路常把镜头对准上海、南京的一些地标建筑,算好角度专拍“悬日”景象。“我可能是除了气象和环保工作者外,最关心天气、空气质量的人了。”一路告诉记者,天气软件是他手机里的必备软件,每天都会通过多个APP软件,留意空气质量指数、气溶胶、天气等等数据,不错过每一个适合拍摄的好天气。“近年来空气质量不断变好,也给了摄影师更多创作的机会。”一路从事风光摄影16年,在他看来,早年的风光摄影需要更多经验和判断,如今的摄影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科学”摄影,通过一系列软件观察天气,计算拍摄点位,以调整拍摄物在画面中的角度。
一路 摄
在一路看来,南京极佳的落日“打卡点”不少,最经典的玄武湖、鱼嘴公园看灯塔,拍摄和桥有关的比较火的机位可以在江心洲拍五桥,在八卦洲拍三桥等等。“还有个特别的机位是在紫金山顶看落日和城市,我希望每个人随时都能看到蓝天,都能看到日出日落的美景。”
张振华 摄
扬子晚报网/紫牛新闻记者 刘浏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严静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