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扬州蜀冈之上
有一座鲜有人知的千年古寺
正焕发新颜
这座古寺便是铁佛寺
铁佛寺位于平山堂东路
毗邻汉陵苑
说起扬州铁佛寺
估计很多人都很陌生
那么铁佛寺具体建于何时?
据史料记载
铁佛寺始建于
公元9世纪末唐代光化年间
是五代十国时期吴王杨行密的宅邸
距今已有千年历史
时光流逝间
目前仅存后殿一座和配房
五代十国时期的扬州,主要是独立政权的杨吴时代,“吴”是十国之一的吴国,“杨”是吴王——后来成为“太祖武皇帝”的杨行密,都城就在扬州。
吴政权从公元892年至937年,历时46年。吴历四代,第四代称帝,便尊称开国先人杨行密为太祖皇帝。杨行密以扬州为中心,以今日宁镇扬地带为中心区域,势力最盛时占有27州。
天复二年(902)
杨行密被封为吴王
舍宅为寺,初名“光孝院”
宋建隆四年(963)
在寺院内铸造铁佛
因改名“铁佛寺”
此后又有光化寺、兴教寺等名
铁佛寺地处蜀冈边缘,地势较高,站在殿前向南远眺,重宁寺、天宁寺及法海寺、白塔等尽收眼底。每逢晴朗天气,还可隐约见到江南诸山。
如今的铁佛寺鲜有人知,但历代有不少名人都专程到铁佛寺拜访,留下打卡踪迹,比如韩琦、苏澈、石涛等。
“谁言秋色不如春,及到重阳景自新。随分笙歌行乐处,菊花萸子更宜人。”
——韩琦《重九会光化二阕·其二》
“欲求世外无心地,一扫胸中累劫空。”
——苏辙《题铁佛寺光化塔》
“前朝剩物根如铁,苔藓神明结老苍。铁佛有花真佛面,宝城无树对城隍。山隈风冷天难问,桥外波寒鸟一翔。搔首流连邗上路,生涯于此见微茫。”
——石涛《广陵梅花吟八首》之二
宋、元时期,铁佛寺规模较大,盛极一时。据相关资料记载,铁佛寺花木繁茂,环境清幽,尤其每逢深秋,铁佛寺周围的遍地枫叶便被染红,与寺塔相映,成为独特一景,被称之为“铁佛红枫”。
扬州文化学者丁家桐曾在《扬州曾有座铁佛寺》一文中写道:“扬州八怪之一的汪士慎十分欣赏铁佛寺的幽静,春天他要去铁佛寺看桃花,夏天去铁佛寺赏竹林,秋天到铁佛寺观枫叶,冬天则去铁佛寺寻梅。
建国后,铁佛寺内僧人陆续离寺。1959年,利用寺房,办起城北农业中学,殿中大小泥塑菩萨全部被拆除,所剩3名和尚全部离去。1980年左右,学校撤销。1986年,扬州市政府将铁佛楠木大殿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11月,瘦西湖旅游发展集团对铁佛寺进行修缮。修缮过程中,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保存了建筑物的原汁原味。
原建筑上拆卸下的旧砖重新砌筑了墙体,用小青瓦铺设屋面,采用传统方砖平铺地面,木质门窗恢复传统形制,周边环境也进行了提升。
如今行驶在平山堂东路
路过汉陵苑继续往东没多远
便可瞧见一石头上
写有铁佛寺三个红色大字
循着石阶向上,绿树掩映下
一处篱笆院墙里,便是千年铁佛寺
修缮后的铁佛寺古色古香
每个角落都很出片
尤其夏日傍晚的暖光照射下
一窗、一门、一树、一檐
满屏的中式美学
院子里的景观也经过了设计打造
让人从踏入院内的那一刻
便被简约之中的框景所吸引
院内还特地栽植了
红枫、青竹、银杏、柿树等树木
再现往日四季皆景之美
走进屋内,古朴悠然
木结构的陈列柜正等待着被填满
今后铁佛寺
将以怎样的业态对外开放展示?
让我们敬请期待
编辑 : 郭凤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